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历阳典录

历阳典录

三十四卷。清陈廷桂纂修。陈廷桂,字子犀,又字梦湖,邑人,官至府丞。历阳旧志,始于宋程九万,及赵师清补遗,惜皆湮没,不可复见。迄明代,则有朱建安修之于前,黄道昌继之于后,历年既久,旧版亦毁。至清代,于康熙二十四年复修之。乾隆年间,一修于刺史高麟勋,再修于刺史徐元,皆不果成,三修于刺史刘长城,完稿而未刊行,其版旋失,百余年来,州志久缺。陈廷桂《历阳典录》,其初不过就和、含两志,增补匡谬,重加排纂而成。新化游智开来牧是州,得《历阳典录》书稿,将其校订重刊之,乃获补编六卷,附刊于卷末。此志凡三十四卷,其目为沿革、郡邑、山川、古迹、职官、人物、史事、诗话、杂缀、艺文等。此志书博稽经史,以及稗官野乘,凡五百八十余种,河间纪昀称其“考据博雅,辨论精严”,固非虚誉。其史事篇综合诸事,贯串而成,使读者乘高瞰下,尽于一览,诚志中之上乘。有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修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清光绪十二年(1886)重印本。

猜你喜欢

  • 河汾诸老诗集

    八卷。元房祺编。据高昂霄跋,称房祺为大同路儒学教授,而房祺在后序中自称“横汾隐者”。是否是罢官后乃编此集,也未可知。所收有麻革、张字、陈赓、陈扬、房皞、段克己、段成己、曹之谦八人之诗,人各一卷。此八人

  • 刘祁北使记校注

    一卷。近代王国维撰。国维生平详见《王延德使高昌记校注》条。刘祁,字京叔,山西浑源人,事迹见《金史·文艺传》。元兵入汴,祁遁归乡里,后复出就试,在元南行省幕府为僚。著有《归潜志》十四卷,收录于《四库全书

  • 北庐诗钞

    二卷。清陆毅撰。陆毅,字士迪。生卒年、仕履、里籍均不详。此集为陆毅诗集。分上、下二卷。上卷为古今体诗二百零八首,卷下亦古今体诗二百五十六首。其五、七言近律追琢工秀,恬淡自然,修辞典雅、托意遥深,气韵沉

  •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详见《黄帝内经素问注》。

  • 冬烜草堂遗诗

    二卷。清陈豪(1839-1910)撰。陈豪,字止庵,号蓝洲,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同治六年举人,官至湖北随州知州。陈豪为官清廉,有政绩,能书工画,善于吟咏。本书所收陈豪遗诗共四百三十三首,分为古、近两

  • 钝安诗

    十二卷。《补遗》二卷。傅熊湘(1882-1930)撰。生平见《国文法》条。《钝安诗》的前十卷为作者亲手编订,其中,前八卷始于民国辛亥(1911年),迄于民国十三年(1924),为古今体诗,凡少时作品与

  •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和平县志

    八卷。清曹鹏翊,徐廷芳修,朱超玖、徐润纂。曹鹏翊,河南巩县人,举人,乾隆十八年(1753)任知县。乾隆间,适逢奉修直省通志,檄行郡县,知县曹鹏翊开馆纂修,聘徐廷芳、朱超玖参纂,历数月告竣付梓,时乾隆二

  • 阳高县志

    六卷。清房裔兰修,苏之芳纂。房裔兰字汉芝,河北栾城县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雍正七年(1729)任阳高县知县。雍正七年房裔兰掌阳高后,以省志及其他采访所得,编成此志。《阳高县志》雍正七年(1

  • 等韵丛说

    一卷。清江有诰撰。有诰生平见“音学十书”。有诰既精古韵学,亦明等韵学。是编首释神珙《五音图》、次辨七音十类粗细、次辨字母讹读、次辨字母清浊与发送收。此书名“丛说”者,乃杂记之体也,所论颇有条理。是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