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博异志

博异志

一卷。唐谷神子撰。生卒年不详。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或曰名还古,而不知其姓。”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六《二酉缀遗》中认为即唐代诗人郑还古。后人多从此说。郑还古自号谷神子,唐宪宗时登进士第,终国子博。曾注《老子指归》十三卷,已亡佚。本书原名《博异志》,《新唐书·艺文志》和宋人书目著录都是如此。明人刻本如《古今逸史》等题作《博异记》,《四库全书》本也作“记”,当为后人所改。原书三卷,《郡斋读书志》作一卷,大约宋时已有散佚。此书是一本比较著名的唐人传奇集,所记多为唐贞观至贞元年间名人异事,行文简洁流畅,刻画人物亦颇生动。其中《沈亚之》篇记梦,《马燧》篇记夜叉,情节及写法均为《聊斋志异》某些篇章所借鉴。版本有《顾氏文房小说》本、《续百川学海》本、《四库全书》本、《古今逸史》本、《唐宋丛书》本、《五朝小说》本、《唐人说荟》本、《秘书二十一种》本、《增订汉魏丛书》本、《龙威秘书》本等。1980年中华书局排印本以《顾氏文房小说》本为底本,有正文十则,补编二十三则,并附有附录,与《集异记》合刊。为辑录最完善之校本。

猜你喜欢

  • 震川文集初本

    三十二卷。明归有光(1506-1571)撰。有光,字熙甫,后人称震川先生。是编为其子子祐、子宁所辑。前有万历三年(1575)周诗序,即所谓昆山本。其中漏略尚多,故其曾孙归庄又裒辑为四十卷,而有光之文始

  • 经典释文校勘记

    二十七卷。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云台,一号云苔,自号颐性老人,江苏扬州人,籍贯仪征(今属江苏仪征),清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据《清史稿·阮元传》记载:“元乾隆五十年(1789)进

  • 奇姓通

    十四卷。明夏树芳(生卒年不详)撰。夏淑芳著有《栖真志》。本书将杨慎所编的《希姓纪录》未收录的,自上古至明,那些不常见的姓氏,分韵编次。对于复姓另列一编附于书后。其内容体例则往往疏舛。如广韵东字下所收古

  •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五卷。旧题南宋刘渊所撰。刘渊,平水(今山西临汾市)人,生平不详。此书写成或刊刻于宋淳祐壬子年(1252年),因而书名冠以“壬子”。此书今已不存,宋熊忠《古今韵会举要》沿用是书韵目,并有简略说明,使我们

  • 火器图

    一卷。明顾斌撰。顾斌字质夫,晋江(今属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七年(1609)举人,官广东信宜县知县,调蜀府左长史。此书所言为军中火攻之具,其制甚详。《四库提要》谓“大抵斌以意造之”。又云如

  • 艺游录

    二卷。清骆腾凤(详见《开方释例》)撰。包含他对《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缉古算经》、《测圆海镜》等书的研究札记二十二篇,主要是为阐明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而作。在《艺游录》卷一中骆腾凤使用了“大衍求一

  • 十三经类语

    十四卷。旧本题明罗万藻(生卒年不详)编。罗万藻字文止。天启七年举人。福王时官上杭县知县。本书因坊本《五经类语》,而广取“十三经”增补而成。分一百三十四类。杭州鲁民重又为之作注。

  • 尚书通义

    二卷。清邵懿辰撰。本书可能是残本,现仅存第六、第七,始自《召诰》,迄于《吕刑》,共十六篇。本书初名《尚书大意》,后改称《尚书通义》。卷首《尚书大意缘起》中邵氏曰:“今观孔、蔡之传《书》,理非不举,事与

  • 琼山县志

    十卷。清杨宗秉纂修。杨宗秉,山西绛州人,监生,乾隆八年(1743)任琼山知县。旧志修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乾隆八年(1743),杨宗秉任琼山知县,捐廉开局纂修县志。聘大埔杨赞烈同修,采访县中诸绅

  • 大儒心学语录

    二十七卷。明王蓂(见《东石讲学录》)撰。是他在养亲居家时,采录诸儒的语录,汇为此书。包括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杨时、谢良佐、吕大临、尹焞、罗从彦、李侗、胡宏、朱熹、陆九渊、张栻、吕祖谦、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