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天痕

南天痕

二十六卷,附思陵改葬事一卷。四明西亭凌雪纂修,同郡后学汪成教、江镜清校订。此盖托名,可能是明朝遗老所作。书前有自序评言,后有同治年间陈励、董沛的识语。其实此书是从《南疆逸史》抄袭而出,原文完全相同,只是每篇之后多出一段赞语而已。但作者在自述中,说引用书达九百七十四种,有目者达七十四种,似比温氏书为详,实则不然。全书纪略二卷,分子目四,列传二十四卷,分子目四十,还增改了体例。此书有清宣统庚戌(1910年)复古社排印本。

猜你喜欢

  • 医方集成

    见《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

  • 绿野仙踪

    清李百川撰。李百川清雍正、乾隆时人,乡贯无考。据作者自序,他家居时“最爱谈鬼”,常约友人共话新奇。后移居乡塾,做过乡村教师。他家原也富有,因代人借债而破产。1753年携家漂泊,在扬州旅邸草创《绿野仙踪

  • 曹州志

    二十卷。清佟企圣修,苏毓眉等纂。佟企圣字敏若,奉天宁远州人,荫生出身,康熙九年(1670)任曹州知州。苏毓眉,邑人,举人出身。考曹州志,创修于明前守伍礼,再修于正德十年(1515)州守吴瓒,三修于万历

  • 铁云藏龟之余

    不分卷。清罗振玉编著。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此书1915年1月出版,珂罗版影印,线装,一册。不分卷,无著录片号,共十七页。有自序。著录刘铁云所贻甲骨拓片四十片。《自序》说,编著此书,是为了纪念刘

  • 中庸解辨

    一卷。清王撰。号无奇子,河北霸州(今河北霸县)人。首有自序。称解释《中庸》,汉儒失之支离,晋唐以来不敢违;宋儒失之影响,元明以来不敢违。是书义求通贯,征引众解而不拘泥于一解。秦以前则有《周易》、管子、

  • 十三经古注

    又名《永怀堂古注十三经》。二百九十一卷。明金蟠、葛鼐、葛鼒同校,三人均为东吴(今浙江鄞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汇集儒家十三部经典《周易》、《诗》、《尚书》、《礼记》、《周礼》、《仪礼》、《春秋

  • 剑合斋帖

    六卷。明陈钜昌辑刻,董其昌书。此帖为陈氏辑刻四种董书之一。明代以来,汇刻董氏书迹者日益增多,但往往失于鉴别,使得真伪共存一体。而陈氏与董其昌为姻亲,且所选刻书帖皆经董其昌加以鉴定,所以除董氏自刻本外,

  • 希古堂文甲集

    二卷。《乙集》六卷。清谭宗浚(1846-1888)撰。谭宗浚字叔裕,广东南海人,谭莹之子。同治年间进士,授编修,官至云南监法道。宗浚好游历,所到之处必探名胜,曾与陈铭圭游罗浮,相互酬唱,颇见情趣。宗浚

  • 骖鸾录

    一卷。宋范成大(1126一1193)撰。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曾数次出任地方官,有政绩。有文名,尤工于诗,为南宋著名诗人。著述除本书外,尚有《石湖集

  • 榆园丛刻

    二十六种,七十卷。清许增(详见《娱园丛刻》)编。丛书所收大部份是词集,其中宋词四种,清词十一种,另外十一种别刻为《娱园丛书》。许增自序云:“同治甲子,奉母还杭州,不复问人间事,日与声应气求之士,里衖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