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医垒元戎

医垒元戎

十二卷。元王好古(1200——1264)撰。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王氏通晓经史,喜好医学。曾从师于张元素、李东垣学医,官本州教授。撰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此事难知》等书。此书序中作者自称:“良医之用药,独不若临阵之用兵乎。”故名。此书成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后原稿亡佚,经追忆十得七八,重新辑成此书。书前自序题丁酉岁,盖此书重辑于元初,重刊于元贞三年(1297)。书中以十二经为纲,论述病证以伤寒为主,附以杂证。其学术渊源,大旨宗仲景之学说,而参以张元素、李东垣之说,选方采用《和剂局方》,与朱震亨大同小异。如半硫丸条下注云:“此丸古时用,今时气薄不用。”用药选方十分灵活,讲求斟酌变通,既详且慎。治病主张“随脉察病,逐脉定方”,对伤寒杂病论述比较全面,用汗、吐、下三法准确灵活。此书中还论有王氏自订验方多条,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此书经后人节录整理为一卷本,刊于《济生拔粹》、《东垣十书》等书。有明嘉靖二十二年(1534)刻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济生拔粹》本。

猜你喜欢

  • 六臣注文选

    六十卷。唐李善(约630-689)等撰。李善,江都(今属江苏)人。曾任崇贤馆学士、兰台郎等职。学识渊博,但不善治文,故人称为“书簏”。曾流放姚州,后遇赦还,寓居汴、郑之间。以讲《文选》为业,学生多自远

  • 书山遗集

    二十卷。元吴会(?-1388)撰。会字庆伯。金溪(今属江西)人。至正三年(1343)举乡荐第一。入明不仕。以一足废,自称独足先生。所作诗文名《独足雅言》,共二十卷。已散佚。此集为其裔孙吴尚纲编定,更名

  • 中庸大义

    一卷。王树楠(详见《中庸郑朱异同说》)撰。是书要旨,以《中庸》一书,何为孔子之语,何为子思之语,古今传注,不为分别。读《中庸》应先明于此。书中有先引孔子之言,而引申其义的;有先倡明其义,后引孔子之言以

  • 钟评左传

    三十卷。明钟惺(详见《左传文苑》)评点。钟惺评点《左传》,着重推阐其文法,作为士子习举业的读本。该书有明毛晋汲古阁刻本。

  • 增订周易本义补

    不分卷。清苏了心撰《周易本义补》,刘祈谷增订。祈谷字俶载,生平籍贯不详。自署居于洮村。刘氏序中称:苏氏之书有讲之未详者,有极当而与制举未合者,故为之增订。苏氏取之衷旨,间参蒙引,易尚本义。刘氏删其不合

  • 瑶草轩诗钞

    一卷,《浣香阁遗稿》一卷。清闵肃英(生卒年不详)撰。肃英字端叔,江西省奉新县人,南城兵马司指宋鸣珂妻。工文词,尤精笔札。《瑶草轩诗钞》一卷辑诗十二首,今有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嫏嬛别馆刻《国朝闺阁

  • 捃古录

    二十卷。清吴式芬撰。吴式芬(1796-1856),字子苾,号诵孙。山东海丰(今无棣县)人。道光十四年(1834)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详见《捃古录金文》。他就孙星衍《寰宇访碑录》,补其未备,删

  • 剑草

    一卷。明熊明遇撰。明遇,字良孺,进贤(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四十三年擢兵科给事中,旋掌科事,上疏极陈时弊,被劾与东林党通,出为福建佥事,迁宁夏参议。崇祯元年(1628

  • 仪陇县志

    六卷,清曹绍樾、胡晋熙、伍生辉等修,胡辑瑞纂。曹绍樾,曾任仪陇县知县。胡晋熙,曾任仪陇县知县。伍生辉,曾任仪陇县知县。胡辑瑞,邑人,进士。《仪陇县志》同治十年(1871)刻本,共六卷,卷首为序、凡例、

  • 秋水阁墨副

    十卷。明董光宏(约1629前后在世)撰。董光宏,字君谟,鄞县(浙江宁波)人,生卒年未详。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除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为河南佥事,历参议副使,参政陕西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