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

二卷,附《严陵讲义》。南宋陈淳(生卒年不详)撰。陈淳字安卿,号北溪,漳州龙溪(今属福建)人。朱熹守漳州时,曾受学教诲。嘉定十年(1217),以特奏授迪功郎、泉州安溪主簿,未上任而卒,谥“文安”。著有《北溪大全集》等书。此书原名《字义详讲》,又称《四书字义》或《四书性理字义》。用陈淳弟了王隽笔记讲学语录而成,旨在解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理学思想,为初学者而作。全书共分《命》、《性》、《心》、《情》、《才》、《志》、《意》、《仁义理智信》、《忠信》、《忠恕》、《一贯》、《诚》、《敬》、《恭敬》、《道》、《理》、《德》、《太极》、《皇极》、《中和》、《中庸》、《礼乐》、《经权》、《义利》、《鬼神》、《佛老》等二十六门。他坚守师传,最为笃实,称《四书章句集注》和《近思录》是圣贤传心明道的要法。故在此中卫护朱学,力辟陆氏“心学”。对朱学中的重要范畴均给予详细阐释,每拈一字,皆评论原委,旁引曲证,以畅其说。行文质仆,无所修饰,实为一部辞典性的理学工具书。作者站在理学的立场上,抨击佛、老之学。认为佛学以“死生罪福以欺罔愚民”,用“性命道德以眩惑士类”,“因果之说全是妄诞”。佛教宣扬的天堂地狱,“其初意亦是杜撰,以诱人之为善,而恐惧人之为恶耳。”(《北溪字义·佛老》)此书所附《严陵讲义》,为作者于嘉定九年(1216),路经严陵时讲学所,全书共分《道学体统》、《师友渊源》、《用工节目》、《读书次第》等四部分。清顾秀虎校正《北溪字义》诸本之异同,复取散见于他书者录为《补遗》一卷。有明弘治三年(1490)刻本,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戴氏刻本,《惜阴轩丛书》本,《明辨丛书》本,《四库全书》本;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本,为最好的版本。

猜你喜欢

  • 寒支初集

    十卷。《二集》四卷。《岁纪》一卷。清李世熊(1602-1686)撰。世熊,字元仲,号愧庵,自号寒支道人。福建宁化人。唐王时,黄道周等以“尚志博学”荐,征拜翰林博士。世熊不就。清兵入闽后,序应岁贡,辞不

  • 鸡肋集

    ① 七十卷。宋晁补之(1053-1110)撰。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元丰二年(1079)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为太学正,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著作佐郎。章淳

  • 周易发例

    一卷。清王夫之(生平事迹见《周易稗疏》条)撰。王氏说易不信陈抟之学、京房之术,对于先天诸图及纬书杂说也极力排斥,亦不附会老庄之旨空谈玄妙。其言必证实,义必切理。此书守彖爻立诚之辞,以体天人之理,作者论

  • 沧螺集

    六卷。明孙作(约1361前后在世)撰。孙作,字大雅,以字行,一字次知,江苏江阴人,生卒年不详。元至正末,避兵三吴,惟载三世藏书,众为买田筑室于淞。洪武六年(1373),召修《大明日历》。书成,例授翰林

  • 喻星槎行述

    一卷。清喻怀信撰。怀信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举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所述乃其父喻元升之生平。元升字登瀛,广西南宁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人,历任直隶雄县、延庆州、灵寿、容城、大名等知县

  • 履坦幽怀集

    二卷。明祝淇(约1470前后在世)撰。祝淇,字汝渊,号梦窗,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生卒年不详。其子祝萃曾为刑部主事、广东左布政,祝淇以子萃贵,封赠刑部主事。淇无功名仕途经历,亦未见称于当世及后代。著

  • 万善花室文稿

    六卷。《续编》一卷。《附录》一卷。清方履篯(1790-1831)撰。方履篯字彦闻,顺天府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方国栋玄孙。嘉庆举人,知闽县。学问赅博,工诗词及骈体文,善隶书、精鉴赏。尤精志乘之学。纂有

  • 两城集

    二十卷。明靳学颜(约1549前后在世)撰。靳学颜,字子愚,山东济宁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著有《闲存集》等。据集前于若瀛序称,“其所著有《闲存集》、《两城集》、《荒

  • 周易时论合编

    二十三卷。明方孔炤撰。孔炤字潜夫,号仁植,安徽桐城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被人劾罢逮治。崇祯末恢复原职,屯田山东、河北,兼理军务。事迹附见《明史·郑崇俭传》。该书是

  • 孟子外书集证

    五卷。清施彦士(1775-1835)撰。彦士字朴齐,江苏崇明(今上海崇明)人。著有《求己堂》、《海运图记》、《春秋日食考》等。《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都不载《孟子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