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北固山志

北固山志

①十二卷。清释了瑛撰。了瑛,号韫庵,象山寺僧。《北固山志》道光刻本,共十二卷。卷首为宸翰。正文分为七门,依次为形胜、建置、古迹、碑刻、人物、杂识、艺文。兹篇以明张莱《三山合志》为底本,广搜博采,历时八年而成。除大量增补前人失漏之事,亦多正前人之谬误。如凤凰池条,旧谓三面环水,春夏小满之时,可泊舟绝壁下。今则指出,康熙七年,移建演武场官厅,河塞,无复三面环水者。甘露寺条,辨甘露之名实自卫公始亦卓有见识。旧志多谓甘露寺之名始于吴,为误。今则谓考李文饶集,有祭言禅师文云,因甘露之降瑞,立仁祠于高标。又谓,宝历间创甘露刹,以资禘皇之冥福。则甘露之名自卫公始明。② 十四卷。清周伯义、陈任阳撰。北固山,在江苏镇江府城北一里。下临扬子江。势最固险,故名北固。《水经注》所谓别岭入江。别岭即后峰。僧了瑛曾辑《北固志》十二卷,则专指后峰言之。周、陈二人以为不足,则又重修,并及前、中两峰,而成此书。《北固山志》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共十四卷。分为八门。卷首为宸翰。其后依次为形胜、建置、古迹、碑刻、人物、纪要、杂识、艺文。其柳永墓条,谓柳耆卿卒,葬丹徒土山。同时有柳说者,适居丹徒,哀耆卿之后,而收恤之。此丹徒柳姓之始。其下并引陈朝清墓志、叶梦得《避暑录话》等数种旧籍以证之,颇为可信。此条之详确,远胜旧志。他若记唐若山与客游北固山,遇道士而随其隐去事,亦远详于旧志,且文字亦十分生动。

猜你喜欢

  • 李文贞公全集

    三十九种,一百五十八卷。清李光地(详见《周易通论》)撰。所收书大部分为李光地著作,有的且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余著作一类为李光地辑注书,如《握奇经订本》一卷为李光地注,《二程子遗书纂》二卷、《外书纂》

  • 章氏遗书

    三十卷。《外编》十八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校记》一卷。清章学诚(1738-1801)撰。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史学家、思想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

  • 视学

    二卷。清年希尧(?-1738)撰。年希尧,字允恭,广宁(今辽宁北镇县)人。先后在云南、河北、安徽等地做官,一生从政,但对科学研究很感兴趣,每赴新任时必带上科技图书和仪器。他主要研究数学和医学,对工程图

  • 曲阜集

    四卷。宋曾肇(1047-1107)撰。曾肇,字子开,南丰(今江西建昌县)人。曾巩之弟。治平四年(1067)进士,官至中书舍人、龙图阁学士。曾因元祐党籍,被贬为濮州团练副使,安置汀州。卒,追谥文昭。曾肇

  • 论语浅解

    四卷。清乔松年(1814-1875)撰。松年字健侯,号鹤侪,徐沟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至东河总督。著有《藦萝亭札记》等。松年长于经世之才,故其说重经世致用。是书用浅显语句解释《论语》,故名

  • 安骥集

    三卷。不著撰人。《宋史·艺文志》著录为李石撰。《陕西经籍志》认为李石为唐代人,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亦认为李石为唐代人。书前有伪齐刘豫时刊书序,由序中可知,旧有此书,伪齐刊刻。卷数不等,传世有五卷、两

  • 潜研堂金石文字目录

    八卷。清钱大昕撰。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嘉时期著名学者。乾隆进士,官至少詹事。乾隆四十年(1775)以后,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治学颇广

  • 百鸡术衍

    二卷。清时曰醇(1807-1880)撰。时曰醇,字清甫,嘉定(今上海嘉定县)人。其父时铭(1768-1827)曾著有《笔算筹算图》一卷。时曰醇少时入监,专治九数;1861年春,时与丁取忠(1810-1

  • 南阳张延绶别传

    一卷。五代河西张球撰。球字景球,又字行球,敦煌人,官至节度使判官。此传称延绶字绅,光启三年(887年)宠授左千牛,兼御史中丞。按敦煌残卷,别有张球所撰《张淮深墓志铭》,称淮深字禄伯,有六子,延寿排次第

  • 书苑精华

    二十卷。宋陈思(生卒年不详)撰。陈思,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理宗时官成忠郎、国史实录院秘书省搜访。除《书苑精华》,陈思还著有《宝刻丛编》、《书小史》等。《书苑精华》编集汉魏以来古人之评品书法之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