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勿自弃轩遗稿

勿自弃轩遗稿

一卷。清华嵘(?-1863)撰。华嵘,字藕船,云南昆明人。举人出身,曾官至他郎普洱丽江训导。公元1863年,爆发马荣起事,攻入五华书院,杀死总督潘铎等。时华嵘也在场,同时遇难。是书首有同治丙寅(1866)年粮储道韩锦云所作的序,是知此书刊于公元1866年前后。原书不分卷,凡经义条辨二十二条,经义条比四十条。条辨内,谓条字,在毛诗有两读四义。猗字,在毛诗有五读十义。剥字,在毛诗有两读两义。士字,在毛诗有两读。俱辨析甚细,如此等等,皆可取。至于经比诸条,则以经义来推弘哲理,妙语联珠,也是说经之新格调。现有云南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文襄公奏疏

    十五卷。附年谱一卷。清李之芳撰。李之芳字园,山东武定(今山东惠民县)人。顺治进士,曾为金华推官,因治行优异而提升为刑部主事,累擢左副都御史。李之芳在台十三年,所上章奏几十条皆有关治体,词旨切直,耿精忠

  • 望三益斋烬余吟

    二卷。《词草》一卷。《公余吟》二卷。《归田诗草》一卷。《谢恩析子》一卷。《杂体文》四卷。《读诗一得》一卷。《试帖》一卷。清吴棠(生卒不详)撰。吴棠字仲宣。江苏盱眙人,举人。补江苏桃源县知县。咸丰年间累

  • 杜主开明前志

    五卷。后志八卷。清孙澍撰。孙澍,字雨田,一字子皋,清代四川郫(今四川郫县)人。《杜主开明前志、后志》一书是记载东晋时蜀国国主杜宇与开明的事迹。有关二人的事迹,东晋人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曾有记载,说蜀

  • 平斋词

    一卷。宋洪咨夔(1176-1236)撰。洪咨夔字舜俞,号平斋,于潜(浙江临安,今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历任成都通判、监察御史、端明殿学士。《宋史》有传。著有《平斋文集》等。本书由明末藏书

  • 故事选要

    十四卷。明王思义(生卒年不详)撰。王思义著有《宋史纂要》。此书采摘子史中的故事,分类编排成书。全书分十五门。所引故事,多不注明出自何处。而且书中舛误之处亦颇多。如雪门,收绛雪丹事,已是不伦不类,又将张

  • 常华馆经说

    一卷。清刘鑫耀撰。刘鑫耀,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有《尚书大传礼征》已经刊行。是书凡《易》一条、《书》二条、《诗》二条、《周礼》三条、《仪礼》一条、《春秋》一条,而以杂文之有关经义者六篇附于后。由于这本

  • 禹贡正解

    不分卷。清朱镇撰。朱镇字生白,江苏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此书共参考了三十多种书,朱镇对于有异说的问题,只审定其中一说,以便节约篇幅,便于初学者阅读,但这种择定方式颇为不易。朱镇在“凡例”中说:“篇

  • 南华合璧集

    五卷。明黄鲁曾(1487-1561)编。黄鲁曾,字得之,吴县(今属江苏)人。正德十一年(1516)举人,五岳山人省曾之弟子。本书编选长洲王宠(1494-1533)之诗,而附以己作,合为一集。王宠,字履

  • 藏书

    六十八卷。明李贽撰。李贽事迹详见《九正易因》。是书记述战国至元史事,纪传体裁,纪传之中,又各立名目。前有自序曰:“前三代吾均勿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

  • 周官禄田考

    三卷。清沈彤(1688-1745)撰。沈彤字冠云,号果堂,江苏吴江人。师从何焯。乾隆初,试博学鸿词科不遇,被邀修纂《三礼》,《大清一统志》,书成仪叙九品官,不仕归故里。学问根底深厚,通贯群经,尤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