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别本象山文集

别本象山文集

六卷。宋陆九渊(1139-1192)撰。九渊生平详见《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附语》录四卷辞目,由九渊门人傅子云编。首卷为年谱,次卷为讲学语录,后四卷为诗文,末附以谥议、行状。前有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金溪傅文兆重刻序,称“文集已经七刻,殊无善本。友人周希旦得全集而刻于金陵,集中只字未减”又称“吾家子云与先生同里”。考九渊子持之所作年谱称:“开禧元年(1205年),持之编遗文为二十八卷,外集八卷,杨简序之。三年(1207),抚州守括苍高商老刊于抚州”,是为初本;又说,“嘉定五年(1212年)八月,张衍编遗文成,傅子云序之”,未言刊版与否,此为第二本。同年九月,江西提举袁燮刊其文集三十二卷于仓司,称为持之所裒益,此为第三本。绍熙四年(1193年)燮之子甫文重刊,此为第四本。《文献通考》作《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与三十二卷数合,并载燮序于后。此集因刊刻次数甚多,几经编撰、增删,谬误颇难考证,据《襟史·艺文志》载,无六卷本及传子云编之说,可见年谱也多有窜乱,实为不学者乱加。此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闽侯郭氏家集十三种

    三十七卷。清末民初郭则沄(1881-1922)编。郭则沄,字啸麓,号蛰云,又号蛰园,别署遁圃老迂、龙顾山人、云淙花隐。室名栩楼、枕石楼、龙顾山房。原籍福建闽侯,生于台湾,长于北京。光绪二十九年(190

  • 石经公羊残字

    一卷。清马国翰辑。残碑三百七十五字,为隐公四年、桓公元年、哀公十四年之文。文字有与今本异者,如“石踖”之作“石踖”,“昉”之作“放”,“杀”之作“试”,“逮”之作“”等。下附校记一条,后记一条。校记考

  • 碑目

    三卷。明孙克宏编撰。孙克宏(1533-1611),字允执,号雪居,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以父荫入仕,官至汉阳知府。擅写花鸟,师法沈周、陆治,笔墨简悚,有生趣。兼工兰竹、

  • 风雅逸篇

    十卷。明杨慎(1487-1559)编。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新都(四川)人。正德六年(1511)延试第一。授翰林修撰。本书采录古来有韵之文,上起古初,下迄战国末。又附载有篇目但无其辞者,自葛天氏八阕,迄

  • 二徐说文同异附考

    不足卷。清董诏撰。参见《说文测议》。此编见于《说文测议》第七卷。二徐之异,不下千事,而董氏所考仅二十一字,实乃挂一漏万,无足轻重。

  • 春秋述义

    二卷。隋刘炫撰,清马国翰辑。刘炫生平、著述见《春秋规过》条。此书《北史》本传称四十卷,《隋书·经籍志》同,而《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为三十七卷,卷数略有不同。考《崇文总目》说,《春

  • 青城山人年谱

    又名《关云岩先生年谱》。一卷。清沈学厚、李钧简、陈希曾、吴延琛编。学厚等俱为谱主门人。谱主关槐(1749-1806),字柱生,晚年自号青城山人,浙江仁和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官至礼部左侍

  • 永嘉丛书

    十三种,一百九十九卷。清孙衣言(1814-1894)编。孙衣言字邵闻,号琴西,浙江瑞安人。官至太仆寺卿。著有《逊学斋诗文钞》。丛书所收均为永嘉先贤著述,其中宋代有:刘安上《刘给谏文集》五卷、刘安节《刘

  • 绿晓斋遗诗

    一卷。明卜舜年(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舜年,字孟硕,江苏吴江人,生卒年均不详。该编前后无序跋,卷后附载有卜氏寿诗及陈时化、陆万言、陈继儒、乐元声、何三畏等人的赠诗,最后以其父节悯先生(卜梦熊)行

  • 洋防说略

    二卷。清徐家干撰。徐家干,字稚荪,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生卒年不详。官至荆州(今湖北江陵)知府。据本书其自撰《跋语》中知,徐氏早年“从军苗疆”时就已留心舆地山川之学。癸未(1883)冬,服官来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