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刊谬补缺切韵

刊谬补缺切韵

五卷。唐王仁昫撰。王仁昫事迹史无专载,据本书序言及唐兰考证,大体可知他是唐中宗时人,一作王仁煦,字德温,曾官朝议郎,行衢州信安县尉。是书大约成于神龙二年(706年)。《刊谬补缺切韵》已散佚一千多年,近几十年才陆续发现三个唐人写本。第一种(简称“王一”),出自敦煌石室,被法国伯希和盗走,现藏巴黎国家图书馆,编号P2011。是本残损较甚,国内仅存显微胶卷,收藏于北京图书馆。刘半农所编《敦煌掇琐》、《十韵汇编》及姜亮夫所编《瀛涯敦煌韵辑》皆辑入该本。第二种(简称“王二”),是故宫所藏项子京跋本,称“内府本”。这是一个杂凑的本子,系统混杂。现有延光室照片本、唐兰手写影印本,《十韵汇编》辑入。第三种(简称“王三”),是1947年发现的全本,是本原藏故宫,有宋濂跋语,现有故宫博物院影印本。《王韵》卷首前有王仁昫序,谓“谨依《切韵》增加,亦各随韵注训”。后有陆法言原《切韵序》。标题下注云:“刊谬者谓刊正谬误,补缺者谓加字及训。”是书对《陆韵》谬误有所刊正,如“蕃,草盛。陆以为蕃屏,失”(平声二十一元)。书中标明刊正之处,据唐兰统计,共有十三条。《陆韵》没有义训的字,王氏亦加以补注,如《陆韵》“潸”、“绾”、“”、“”等字只有切语,没有义训,《王韵》分别加以训释:“潸,悲涕”、“绾,系”、“板,薄木”、“,面赤”。《王韵》尚注意辨析文字形体,如指出“帽,亦作,本作冒”(效韵)、“择,或作”(昔韵)、“掷,古作摘”(昔韵)。《陆韵》对于本字俗体或体等往往不加分别,《王韵》则加以辨析。此外,《王韵》还增收约六千余字,共收一万八千余字。在分韵方面,《陆韵》“严”韵不立上、去两声韵目,《王韵》则增立上声“广”(案:广,音yán,非廣之简字)韵和去声“酽”韵。事实上,并不是“广”“酽”所代表的韵母在《陆韵》里不存在,而是《王韵》“广”“酽”两韵的字,《陆韵》分别寄存于“琰”韵与“艳”韵之中。《王韵》较《陆韵》多出两韵,全书共分一百九十五韵。增加两韵之外,《王韵》在分韵和韵序方面,与《陆韵》是相同的;反切亦很少改动。《王韵》还有一个特殊贡献,就是在韵目之下,分别注明《陆韵》分韵与五家韵书分韵的异同。这五家是吕静的《韵集》、夏侯咏的《四声韵略》、阳休之的《韵略》、李概(季节)的《音谱》、杜台卿的《韵略》。这些附注,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这几家韵书分韵的梗概,而且可以了解《切韵》与这几家韵书的关系,是很有价值的材料。关于《王韵》字数,“王三”卷四云:“右卷一万二千一十四字。二千三百卅二旧韵(《陆韵》所收韵字)。四千九十七训(《陆韵》义训)。三十五或(或体)亦(异体)、二文古(古字)、一文俗(俗体)。一千七十六补旧缺训(《王韵》所补义训)。一千二百四十六新加韵(《王韵》补收的韵字)。二千七百六十七训(《王韵》对补收韵字的训释)。三百九十三亦或,三十五正,卅三通俗,六文本字。”

猜你喜欢

  • 华氏中藏经

    三卷。旧题汉华佗(约141-208)撰。华佗,别名旉,字元化,东汉末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人。华佗一生不愿为官,坚持在民间行医。他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尤擅外科与针灸之术,医德高尚,医术精良,后世传

  • 吴公教子书

    见《天玉经外传》。

  • 调查云冈造像小记

    一卷。清代赵邦彦(生卒年不详)撰。《调查云冈造像小记》一书,共分四节:一、云冈造像史,二、北魏时云冈石窟表,三、云冈诸石窟,四、附录。第一节,著录太和七年、九年、十三年、十九年和延昌九年五碑。诸碑造像

  • 艾纳山房集

    五卷。清王九龄(?-1709年)撰。王九龄,字子武,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年不详。王顼龄之弟,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累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王九龄为人恬静有雅量,其诗才思富艳,辞采飞扬。此

  • 虎钤经

    二十卷。宋许洞(970-1011)撰。《宋史》本传云:许洞字洞天,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案《四库提要》云:洞字渊夫,吴兴人。误。说详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父仲容,太子洗马致仕。洞幼时习弓矢击刺之

  • 平台纪略

    不分卷。清蓝鼎元撰。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别字任庵,号鹿州,福建漳浦人。少孤力学,通达治体。雍正年间官至广东普宁知县、广州知府。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湾爆发了朱一贵领导的反清起义

  • 孝经集灵节略

    一卷。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文学家。著有《眉公秘籍》、《陈眉公全集》等,刻有《宝颜堂秘籍》六集,辑有《国朝名公诗选》。是本系就《孝经

  • 御制人臣儆心录

    一卷。清顺治十二年(1655)世祖章皇帝撰。世祖以勋臣谭泰、石汉、大学士陈名夏等先后以骄怙伏法,乃推论古今之奸臣恶迹,以训诫群臣,俾其知炯鉴,故撰成本书。全书共八篇,即《植党》、《好名》、《营私》、《

  • 平定浙东纪略

    一卷。清未著撰人名氏。本书年代断限为:自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二十四日,清靖南王耿精忠于福建仙霞岭起兵反清直犯浙江东部始,至康熙十五年十月,耿精忠部将曾养性势穷力蹙,被迫投降,浙东底定为止。书中

  • 春明稿

    十四卷。明徐学谟(1521-1593)撰。生平见《归有园稿》。徐学谟著有《春秋亿》等。是稿以学谟因事罢归后,及又擢为礼部尚书再入京都时所作编为一帙,以“春明”为之。凡文编十卷,诗编三卷,续编一卷。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