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册府元龟

册府元龟

一千卷。北宋王钦若、杨亿、李维、钱惟演、夏竦等十五人奉宋真宗的命令共同编撰。王钦若(962-1025),字定国,北宋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宋太宗时进士,宋真宗初年参知政事。曾劝帝造作“天书”,封禅泰山,号为“大功业”。历官枢密使、左仆射、平章事等职。杨亿(944-1020),字大年。建州蒲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初为秘书省正字,赐进士第,曾任工部侍郎、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其诗风在当时影响较大,谓之“西昆体”。《四库全书总目》称:“真宗景德二年(1005),诏编修历代君臣事迹,以钦若提总,同修者十五人。至祥符六年(1013)书成,赐名制序。”又曰:“其间义例,多出真宗亲定。惟取六经子史,不录小说。于悖逆非礼之事,亦多所刊削。”其书名“册府”,亦作“策府”,古时帝王藏书之所。“元龟”即大龟,认为龟可以预见未来,凡可作借鉴之事谓之“龟鉴”。此书可为鉴戒取范之典籍宝库。全书约九百四十万字。分帝王、闰位、僭伪、列国君、储宫、宗室、外戚、宰辅、将帅、台省、邦计、宪官、谏诤、词臣、国史、掌礼、学校、刑法、卿监、环卫、铨选、贡举、奉使、内臣、牧守、令长、宫臣、幕府、陪臣、总录、外臣三十一部。部下又分一千一百零四门。此书的内容和体例别于其他类书。每部之前有总序,概括叙述本部事迹源流,制度沿革。每门又有小序,评述本门的内容。书中内容分别采录上古至五代历朝故事,以年代为序。凡君臣善迹、奸佞劣行、礼乐沿革、法令宽猛、官师论议、学士名行,无不具备。引文整篇整章采录,资料颇为丰富。可以用来考证史实、校史、补史,亦可用于校勘、辑佚、查找典故等。编辑成书时,态度也很审慎。据张耒《明道杂志》载:杨亿修《册府元龟》,每修数卷,即奏请真宗审阅,真宗则把它送给陈彭年过目。陈彭年学问渊博,“不可欺毫发,故谬误处皆签贴,有小差误必见,至有数十签。”杨亿见之心颇自愧,便竭力推荐陈彭年,与之同修《册府元龟》。传说虽未必尽信,但亦足见其认真。尽管如此,因书出自众人之手,卷帙繁富,抵牾疏漏之处亦不少。而且,引书不注出处,也给使用带来不便。另据《玉海》所载,此书有目录十卷和孙奭注撰的音义十卷。现在仅存目录和正文,而无音义,可能久已失传。《册府元龟》有宋大中祥符八年(115)国子监刊本、北宋四川刻本,散存国内外。明代有崇祯十五年(1642)豫章黄国琦据传抄本校勘印本。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五绣堂补刊本。《四库全书》本。清乾隆十九年(1754)宁都丁氏刊本。1960年中华书局以宋残本和其他四种印本校补明崇祯黄国琦刻本,影印出版,分十二大册,卷首有陈垣的《序》和总目,每册有分目,书末有《类目索引》,《校印后记》,使用较为方便。查阅此书,还可利用吕绍虞、于震寰编《册府元龟索引》,陈鸿飞编《册府元龟引得》。

猜你喜欢

  • 周易札记

    ①三卷。明逯中立(生卒年不详)撰。中立字与权,号确斋,聊城(今山东聊城)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由行人擢给事中,后以直言被贬为陕西按察使司知事。《明史》有本传。此书当时由于编次不当,与《两垣奏

  • 韩诗外传校注

    十卷。附补逸一卷。清吴棠撰。吴棠字仲宣,安徽盱眙(今属江苏)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官至四川总督,谥勤惠。《韩诗外传校注》原题新安周廷案校注,但书中却有武进赵怀玉的校语。周赵二人均有校注本行世

  • 唐四僧诗

    六卷。不著编者。此集共六卷。所录皆为唐僧人之诗。包括《灵澈诗》一卷、《灵一集》二卷、《清塞诗》二卷、《常达诗》九卷。据《书录解题》载《灵澈诗》、《灵一集》,皆一卷,而《清塞诗》与《常达诗》皆失载。《灵

  • 岳纪

    六卷。明陈士元撰。陈士元,号环中迂叟,著有《易象钩解》、《归云》前集、后集、续集、别集、外集数十种。陈氏曾游五岳,梦寐不忘,因撰此书。《岳纪》明万历刻本,共六卷。首为应城知县南海罗绅序。次图述。次忆游

  • 音韵同异辨

    八卷。清单可琪撰。可琪字东圃,山东高密人。是编为防止考试误用韵字而编辑。旨在分辨韵字同异,所载俱系不同韵部兼收之字,或平韵兼收,或仄韵兼收,或平仄韵兼收。所释音义俱本《佩文韵府》及《康熙字典》,择其音

  • 易学启蒙小传

    一卷。附《古经传》一卷。宋税与权撰。与权字巽甫,巴郡(今属四川)人。据《宋元学案》卷八十《鹤山学案》,知其受业鹤山(魏了翁)之门,精于经学,尝述鹤山讲《周礼》语为二卷,曰《周礼折衷》。与权《自序》谓朱

  • 养鱼经

    一卷。陶朱公(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陶朱公,即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后游齐国,称鸱夷子皮,到阳地(今山东定陶县西北),称陶朱公。《养鱼经》名为陶朱公撰,实为伪托之作。《养鱼

  • 南疆逸史跋

    一卷。清杨凤苞(1757-1816)撰。杨风苞字傅九,浙江归安人。诸生。经学小学,皆有根底。阮元在编《经籍纂诂》时,他就被邀参加了编纂。在文学方面也很有造诣,年轻时就以《西湖秋柳词》有名于时,七言诗歌

  • 太薮外史

    一卷。明蔡羽(生卒生不详)撰。蔡羽,字九逵,自号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吴县(今属江西省)人。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院孔目。好古文辞,自负甚高。著有《太薮外史》、《林屋集》、《南馆集》等。此书前有蔡羽嘉靖十

  • 国朝严州诗录

    八卷。清宗源瀚(生卒年不详)撰。宗源瀚,江苏上元(今江宁)人,曾任浙江补用道严州府知府。清朝严州其诗之流传见于阮氏《輶轩录》、六县旧志与诸家纂辑者则时时遇之,作者不胜流连追慕,阮氏属幕中诸君子与书院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