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经奥论

六经奥论

六卷。旧题宋郑樵(详见《通志》)撰,清以来学者多不赞同。有人认为此书实吕祖谦(详见《古周易》)撰,明中叶以后有好事者刊其书,题郑樵撰,借重其名以行其书(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有人认为题郑樵与其从兄郑厚合著为近。郑厚字景韦,生卒年月不详,绍兴五年进士,历官泉州观察推官、湘潭知县等,因著《艺圃折衷》言辞过激,被人摘书中诋毁《孟子》语言于朝,诏毁其版焚其书。后其弟子集其残余,不敢公然刊行,故改易其名为《六经雅言图辨》,所谓“雅言”,即口义、语录,“辨”即折衷。其著者独题为郑厚又恐形迹易露,且郑樵以进书得官,郑厚因著书获罪,所以以郑樵之书与之相混杂,题为“莆阳二郑先生”。所谓《六经奥论》,乃明以后学者不知其故,以为莆阳二郑即郑樵,并妄改其书名为《六经奥论》(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此书内容包括《凡例》、《六经总论》、《易经》、《书经》、《诗经》、《春秋经》、《礼经》、《乐书》、《周礼经》。其论颇有可取之处。今存有明成化书林刘氏日新堂刻本,清抄本二种,清通志堂经解本。

猜你喜欢

  • 蛰庵日录

    四卷。明顾起元(1565-1628)撰。顾起元,字太初,一作邻初,号遁园居士。江宁(江苏南京)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卒谥文庄。起元著有《金陵古金石考》、《

  • 医经溯洄集

    一卷。元末明初王履(1332-1391)撰。王履字安道,号奇叟,别号抱独老人。昆山(今属江苏)人。官泰府良医正。少年学医于朱震亨,尽得其传。《古今医统》称其“学究天人,文章冠世,极深医源,直穷奥妙”。

  • 七十二家评楚辞

    明蒋之翘(生卒年不详)辑。蒋之翘,字楚稚,秀水(今浙江秀水)人。家贫,好藏书。明末避盗村居,搜名人遗书数十种,辑为《甲申前后集》。曾重纂《晋书》,校注韩、柳文集。著有《天启宫调》。《七十二家评楚辞》系

  • 丰溪存稿

    一卷。旧本题唐吕从庆撰。吕从庆字世膺,大梁(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从其祖伸官于金陵,黄巢攻金陵时,他走歙之堨田,后遁居旌德万山,称唐遗民,至南唐时乃卒,年九十七岁。其集《历代史志书目》皆无著录。此

  • 春秋集传纂例

    十卷。陆淳(?-805)撰。陆淳,字伯冲,因避唐宪宗讳,改名陆质,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代著名经学家。据《旧唐书·儒学传》,陆淳少师赵匡,匡师啖助,啖、赵皆为异儒,陆氏因传啖赵之学而知名。后为淮南节

  • 罗山记

    一种。清罗泽南撰。罗泽南,号罗山,罗山人。其于修业之暇,时时眺览罗山,谓足以涤尘垢,宣抑郁,因撰此书。《罗山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为一种。其谓罗山曰,以群峰钩连,四面罗列,故名。又曰,山势远自西来,

  • 四书广炬订

    不分卷。明杨松龄撰。首有松龄自序。是书专论相题为文之法。先有人就宋羽皇所辑《原始录》,刊其评语,名为《题炬》,杨松龄因此扩广,故名为《广炬订》。书中取近代说书诸家,删其繁冗,采其精要,间出己见,以相引

  • 绿滋馆稿

    九卷。明吴士奇(约1607年前后在世)撰。生卒不详。吴士奇字无奇,安徽歙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太常寺卿。著有《史裁》《明副书》等,已著录。此稿凡九卷,文八卷,诗一卷。四库总目编者评吴士

  • 周官总义

    三十卷。宋易祓撰。易祓生卒年不详,字颜章,号山斋,湖南宁乡人,淳熙进士第一,诏事苏师旦,历官礼部尚书,师旦败,贬死。生平著述颇多,除著《周官总义》外,还有《禹贡疆理记》、《易学举隅》、《周礼释疑》、《

  • 简籍遗闻

    二卷。明黄溥(生卒年不详)撰。黄溥,鄞县(今属浙江省)人,黄润玉之孙。生平事迹不详。此书以记明代轶闻为主,间及考证古事。如考胡一桂《十七史纂要》第三卷是董鼎之作。张光启《宋鉴节要》、刘定之《宋论》、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