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保婴易知录 补编 宜麟策 续编 增订达生编 丛桂堂集验良方

保婴易知录 补编 宜麟策 续编 增订达生编 丛桂堂集验良方

《保婴易知录》二卷,《补编》一卷,《宜麟策》一卷,《续编》一卷,《增订达生编》二卷,《丛桂堂集验良方》不分卷。清吴宁澜(生卒年不详)撰。吴宁澜字溶堂,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保婴易知录》为初生小儿防病治病而作,上卷为鞠养类,共十五法。如拭口、断脐、衰脐、挑口、乳儿、眠儿、提抱、慎疾、洗儿、灸脐、襁褓、杂护等;下卷为胎疾类,医治初生之疾,共六十七方,对婴幼儿各种病证诊治,作简要介绍。吴氏认为,小儿致病,或母气之偏或姑息太过,外如杂证多岐,四诊难决,特为之著其病因,明其症候,治病防病。《补编》为杂证、疮疡治法,分为二类,说取浅明。《宜麟策》录张介宾原书,而自续之。为补畜德、培元、布种、胎教等四类,以此为保婴之根源。《增订达生编》录亟斋居士《达生编》原书,增入李贯一《保产辑要》。李氏之书通行增补之本甚多,不免芜杂,失却原书本旨。吴氏此书对诸本详加斟酌。以上三书《保婴易知录》、《宜麟策》、《增订达生编》相辅相承,内容互为补充,可参照阅读。《丛桂堂集验良方》分门别类载内、女、儿、外及通治急救各方。略有增益。目录注有先后次第,以备检寻。可能为吴氏随手记录,便于取用而已。此丛书对临床颇有参考价值。有《丛桂堂医书四种》本,嘉庆刊本。

猜你喜欢

  • 经训堂法帖

    十二卷。清毕沅(1730-1799)辑。毕沅,字攘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总督。毕沅博采金石,富藏书画。除此法帖外,还著有《河间书画录》、《两浙金石

  • 祝赵始末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祝孝廉庠,屡为邑绅赵士锦所侮,自缢而死。后赖牧斋、稼轩召集诸生会议,为此事平反。现有瞿氏菰村渔父抄本、旧抄本及《虞阳说苑》甲编本。

  • 两城集

    二十卷。明靳学颜(约1549前后在世)撰。靳学颜,字子愚,山东济宁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著有《闲存集》等。据集前于若瀛序称,“其所著有《闲存集》、《两城集》、《荒

  • 弘光实录钞

    四卷。题古藏室史臣撰。《弘光室录钞》以邸抄为蓝本,记南明福王一朝大政事,起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立于南京,迄于左懋第出使议和,被清所杀,及袁继成被执。书中记有许多弘光朝重要事件,如马士英、阮大

  • 仁斋直指小儿方论

    五卷。宋杨士瀛(详见《仁斋直指》)撰。此书又名《仁斋小儿方论》,专论小儿诸证。书中首先阐述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病理特征,然后载列小儿惊风、中风、疳、积、伤寒、咳嗽、脾胃病、丹毒、疮疹、杂病等证治及方药。

  • 贞复堂集

    十三卷。清黄潆之(约1891前后在世)撰。黄潆之字杭荪,湖南善化人,生卒年均不详。光绪二年(1876)进士,官吏部主事。本书系作者卒后,其子黄仁俊等编次付刻而成。卷一为《劫余集》,收古近体诗五十四首;

  • 终军书

    一卷。汉终军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终军字子云,济南人,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官至谏议大夫,终军死时,年仅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他才气纵横,议论风发,而天斩其年,实为可惜!著述不多,《汉书·艺文

  • 古文龙虎经注疏

    三卷。南宋王道(生卒年不详)撰。王道,武士,自题“保义郎差充恩平郡王府指挥使”(见此书原序)。据此书原序,王道称自己志学之年,喜闻道家内丹外丹之学,曾依丹方炼外丹未成,后遇真师指点而悟出修丹之理法,但

  • 历代兵制

    八卷。宋陈傅良(详见《春秋后传》)撰。是书上溯周代乡遂之法,及春秋、秦汉至唐宋以来历代军事制度靡不涉及,而于有宋一代尤为至详。举凡统军指挥、将帅职权、军队编制、兵员征募、训练教阅、纪律号令、武器装备等

  • 老子道德论述要

    见司马光《道德真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