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何典

何典

清张南庄撰。张南庄,上海人,笔名过路人。生卒年不详。从他孙外婿海上餐霞客在光绪年间写的《何典·跋》中知道,他主要生活在清乾隆、嘉庆年间,为上海十位“高才不遇者”之冠。他“岁入千金,尽以购善本”,是位藏书家。又“书法欧阳、诗宗范陆”,“著作等身”,有编年诗稿十余册及其它著述,可惜都没有流传下来,仅有《何典》幸存。《何典》是一部多用谚语写成的讽刺性的滑稽体章回小说。全书共十回,写的全是鬼蜮世界,作者主要通过三家村财主活鬼被诬陷、毒打、讹诈,以致含冤致死的事实,讽喻和揭露了封建社会大大小小官吏贪婪、奸毒的鬼蜮伎俩,抨击了我国封建社会崩溃前夕的黑暗现实。所以鲁迅先生在《题论》中说此书“谈鬼物正象人间,用新典一如古典”,刘半农先生在《重印〈何典〉序》中说:“综观全书,无一句不是荒荒唐唐乱说鬼,却又无一句不是痛痛切切说人情世故。”足见此书虽滑稽,实际上是有感社会黑暗而发的。《何典》也有封建性糟粕,作者对镇压被压迫者的起义用赞赏的态度来描写,实际上还是维护封建统治。他的基本倾向是愤世嫉俗的,但在小说结尾处也流露出贪慕功名之心。《何典》的题材、构思、写法上均别具一格,尤其是语言特色明显,使用大量的吴语方言的俚语、成语,随手拈掇,信口开河,“文字分外精神”。不过它在语言上过分追求滑稽,有时不免油滑,显得趣味不高。《何典》在三、四十年代颇有影响,1932年日本编印《世界幽默全集》,鲁迅先生应日本友人增田涉之托,将《何典》作为中国八种幽默作品之一,推荐给了他们。《何典》的版本有光绪四年(1878)申报馆排印本,光绪甲午(1894)上海晋记书庄石印本,改题“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1926年刘复标点本。1981年工商出版社出版的陈得仁评、鲁迅题记、刘半农标点本较为完善。

猜你喜欢

  • 临川文献

    八卷。清胡亦堂(生卒年不详)编。胡亦堂,字二齐,慈溪(今浙江绍兴市)人,顺治八年(1651年)举人,官临川知县,后行取主事。著有《临川文献》。此集所选均为临川一县之文。宋有晏殊、晏几道、王安石三人,明

  • 刘道荟晋起居注

    一卷。清黄奭辑。刘道荟,又作道会,南朝宋北徐州主簿。《隋书·经籍志》载《晋起居注》三百一十七卷,《唐书·经籍志》著有三百二十卷。其书自武帝(司马炎)始至安帝(司马德宗)终,记两晋一百余年间诸帝言动行止

  • 晃州厅志

    四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俞克振、查惠修,梅峄纂。俞克振,字耕余,浙江海盐人,曾任晃州厅通判。查惠,字介堂,浙江海盐人,曾任晃州厅通判。梅峄,字东山,石门人,举人,曾任晃州厅训导。《晃州厅志》道光五

  • 古学捷录

    十卷。清陈应麐(生卒年不详)撰。陈应麐原名应明,宁缙英,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本书为科举答策而作。共十篇,每篇又各设子目。所采皆明人类书。错误之处也较多。

  • 元朝名臣事略

    十五卷。元苏天爵(1294-1352)撰。苏天爵字伯修,学者称滋溪先生,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国子学生出身,官至浙江行省参知政事、礼部侍郎等职。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奉命领兵镇压,病死军中。他熟习辽、金

  • 毛诗名物考

    六卷。清牟应震撰。应震字寅同,山东栖霞(今山东栖霞县)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由禹城训导升任青州教授。书前有作者自序与孟广均序。据二序,知作者自童年即喜考校名物。应震与其族兄弟松岩、陌人讲解

  • 论语浅解

    四卷。清乔松年(1814-1875)撰。松年字健侯,号鹤侪,徐沟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至东河总督。著有《藦萝亭札记》等。松年长于经世之才,故其说重经世致用。是书用浅显语句解释《论语》,故名

  • 墅谈

    六卷。明胡侍(详见《真珠船》条)撰。胡侍博览古籍,手不释卷。每于读书之时,偶或发现可疑之处,辄书以记之,并加以考辨,征引颇为丰富,考证亦多有可据,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在考辨古籍的同时,间论时事,对了解明

  • 春秋三传异文核

    一卷。清朱骏声(详见《仪礼经注一隅》)撰。《春秋》三传传写各有师承,汉隶至唐又多变迁,故异文颇多。许慎《说文解字》去古未远,但所引经语与今本不合之处很多。骏声精于形声训诂,对三传中的异文进行考证,特别

  • 真迹日录

    一集五卷,二集一卷,三集一卷。明张丑(生平详见《清河书画舫》)撰。此书共三集,一集前有张丑自题,大意是《清河书画舫》书成后,当时鉴赏家们以为此书可读,都以名品卷轴出示于张丑,请其鉴证。张丑便随手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