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斋全集
四种,二十七卷。清谢应芝(生卒年不详)撰。谢应芝字子阶,号浣村,阳湖(今属江苏省武进县)人,嘉庆年间廪贡生,屡试不第,乃闭户著书,授徒自给。其《会稽山斋文》十二卷《诗》五卷《词》一卷、《会稽山斋文续》六卷《诗续》一卷,是诗文之作,其诗宗汉魏,文崇司马迁、韩愈。《会稽山斋经义》一卷,选唐代至清代名文五十首。《蒙泉子》一卷是杂采群书及诸子道藏缀取大意,加以论说。有清光绪年间刻本。
四种,二十七卷。清谢应芝(生卒年不详)撰。谢应芝字子阶,号浣村,阳湖(今属江苏省武进县)人,嘉庆年间廪贡生,屡试不第,乃闭户著书,授徒自给。其《会稽山斋文》十二卷《诗》五卷《词》一卷、《会稽山斋文续》六卷《诗续》一卷,是诗文之作,其诗宗汉魏,文崇司马迁、韩愈。《会稽山斋经义》一卷,选唐代至清代名文五十首。《蒙泉子》一卷是杂采群书及诸子道藏缀取大意,加以论说。有清光绪年间刻本。
七种,六十三卷。清潘世恩(1769——1854)编。潘世恩字槐堂,号芝轩,吴县(今江苏吴县)人。乾隆年间进士。历任工部、户部、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死后封谥号为文恭。著作有《恩
见《字学汇海》
三卷。明汤显祖(详见《五侯鲭》)撰。旧本题为玉茗堂主人阅。玉茗堂主人是汤氏的别号。《别本茶经》取陆羽《茶经》为一卷,后附水辨、后集各一卷。是书主要论述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煎茶之水、以及记叙、歌咏有关
十二卷。清许瀚撰。此书为作者的札记,其中《经传说》三卷,附杂考;《小学说》二卷;《金石说》五卷,附考三篇;题跋二卷,附书后三篇。全书于经传考证、金石之论有一定参考作用。版本不详。
八卷。明孙一元(1484-1520)撰。孙一元。字太初,号太白山人。自称秦(陕西)人,实为宗室安化王宗人,王姓因不轨诛,故变姓名避难。他踪迹诡异,常以铁笛鹤瓢自随,遍游名胜,足迹几乎遍及天下。正德十三
一卷。北宋王钦臣(生卒年不详)编。王钦臣字仲至,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赐进士及第。历官陕西转运副使、工部员外郎、太仆少卿、秘书少监、集贤殿修撰等,终以待制、知成德军。王洙之子。初,此书不著撰人名氏
五十二卷,清鲁凤辉修,王廷伟等纂。鲁凤辉,会稽(今绍兴)人,曾任达县知县。达县自古以来分隶无定,代有变迁。旧志悉毁于兵燹。乾隆七年(1742)县令陈庆门始纂修州志。乾隆十二年(1747)县令宋名立续纂
一卷。明金瑶撰。瑶字德温,号栗斋,安徽休宁人。嘉靖十年(1531)选入贡生,授会稽县丞,再补卢陵县丞。后迁桂林中卫经历,因母老不去上任,而在家乡教书,活到九十七岁才逝世。该书成于万历九年(1581),
十一卷。民国王华安、丁世恭修,刘清如纂。王华安,河南杞县人。民国二十五年(1936)任馆陶县长。丁世恭,山东平阴人。民国二十年(1931)任馆陶县长。刘如清,清贡生。曾任山东临邑县知事,郓城、临邑等县
十卷。清邵嗣尧撰。邵嗣尧详《易图定本》条。此书每章前为口义,后附论断,乃专为童蒙讲解而设,故曰“易知”。书中偶有偏激之见,如解《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谓不仅不义之富贵于我如浮云,即使合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