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精义

仪礼精义

二册。清黄淦(详见《礼记精义》)撰。本书的前面有朱士林序及淦自序。士林序中说到:同年好友黄绮霞,切磋诸经,无不渊博贯通,除修订《五经精义》外,又涉及到《周礼》,这已经家喻户晓。又想到《仪礼》与《周礼》为同一本源,于是,就荟萃众论,采择名家学说,做到言简义赅,取而读之,实为后学之津梁。察看此十七篇,其语句重复钩棘,难于上口。自从张稷若作《郑注句读》,王九节作《分节句读》,同乡人吴中林先生又作《章句》,学人才开始有所遵循。然而,读其书且能精其义者,大概仍然很少。绮霞则沉潜于是礼,细意斟酌,博观约取,使学者不再感到此为难读之书。淦自序中说到:近时马德淳《仪礼易读》和吴中林《仪礼章句》都能反复辨驳,考据精详,而尤其莫完备于盛世佐之《集编》,现在编订《六经精义》竣工,又采辑《仪礼》一书中先儒名论,汇成此编。虽有遗漏,但量,同荒芜者相比,似乎还有距离。(末题“嘉庆十有二年孟夏既望,武林黄淦纬文氏自序。”)次为戚人镜跋,兹为考订。是书篇目次第全部依照原来旧有注疏,但是,仍然只载先儒论说而不录经记原文,在这一点上与原先所著《礼记精义》相同。首先为《例言》,大多采用元代敖继公和明代郝敬之说,然而,二人对于《仪礼》,大多故意与郑注为难,于礼学难云深造,是书重点在于有裨举业,因而,略训诂而趋重论说。郝氏力驳诸侯之臣称作诸公,地位在卿大夫之的说法(见《乡酒礼》诸篇),按:春秋列邦之官,见于内外传者极多,诸卿之谥,至称子而止,无称公者。所谓的四命之弧,只有晋士会和宋公子目夷以襄公之兄为右师,也没有称公的说法。只有天子之内诸侯,象单伯、凡伯、刘子、成子之类,经常出使诸侯,内外传曰“单襄公”、“成肃公”、“刘康公”、“刘文公”等。用郑注《燕礼》容下三监来对其进行考证,似乎应当如此。郝氏又历举不可用于今者,士冠用命服、士昏乘大夫车马各节,这也就其时而言,象民国时期,就没有本服等威之分。又非所论,象主妇酬宾,则民国时的欧美列邦,皆有其礼。敖氏虽然没说今天不能用,但《仪礼》之贯通古今中外是显而易见的。譬如,《士冠礼》征引极多,然而,没有谈到外传赵武之冠。实际上,春秋时期,卿大夫都是世族,不仅仅世族为士者有末冠者,即是卿也允许有未冠者(象栾盈之等)。《士昏礼》引郑注氏同姓不同者,可通婚姻,也自有道理。《丧服》、《士丧礼》诸篇,所引用先儒说法极其简明,这也是重举业之证据。篇末有补编,自《士冠礼》到《有司彻》皆有,而《丧服》诸篇没有,由此可见王氏意旨轻重之所在。是书沿用敖、郝诸氏学说,而且兼采吴廷华、盛世佐诸家学说,对于《仪礼》非不究心,但是,郑注皆遵循周秦及汉儒旧说,是书却偏尚空论,戚氏跋诸嘉惠后学,大概以趋重举业为主,并非说经正传。此书有嘉庆刊本。

猜你喜欢

  • 易图解

    一卷。清爱新觉罗·德沛(生平事迹见《周易补注》条)撰。此书刊于乾隆元年(1736)。德沛在自序中认为:以宋儒诸子之贤,于易图犹多未详之语,可知其中义理难明。因而作者掇拾补遗乃成此书。德沛于易图用力颇深

  • 韩祠录

    三卷。明叶性、谈伦同编。叶性,生卒籍贯不详,官至潮州府同知。谈伦,生卒仕履亦不详。该书主要记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事迹、诗文及相关材料。书中首载韩愈遗像及韩山书院、鳄鱼、韩木诸图,其次录《唐书》韩愈传及

  • 濂洛风雅

    六卷。元金履祥(1232-1303)编。金履祥字吉父,号仁山。浙江兰溪人。著有《尚书表注》等。是书乃至正十六年(1356)履祥馆于韩良瑞家齐芳书舍所刻。原本选录周子、程子以至王柏等四十八人之诗,而冠以

  • 费氏古易订文

    十二卷。清末民初王树楠(1851-1936)撰。王树楠字晋卿,河北新城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至新疆布政使。入民国后为清史馆总裁。著述颇丰。其易学著作除本书外,亦有《周易释贞》二卷。此书专为

  • 付大士集

    四卷。唐代进士楼颖(497-570)辑。楼颖,今浙江义乌县人。《付大士集》一书,原书名为《善慧大士语录》,楼颖辑定为八卷。宋绍兴十三年(1143)浙东安抚使楼炽删定为四卷。楼颖所作《付大士集》一书,是

  • 厉樊榭年谱

    一卷。清朱文藻编,缪荃孙重订。文藻字朗斋,浙江仁和人。谱主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自号南湖花隐,学者称樊榭先生,浙江钱塘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举人,乾隆初年应博学鸿词不售

  • 新世弘勋

    二十二回。题“蓬蒿子编”,作者真实姓氏无考。书成于清初,长篇小说,主要叙述明末李自成起义,明朝灭亡事,终于清朝立国。该书以《剿闯通俗小说》为底本,增益首尾,重新加工而成。因其时已是清朝,故该书不再称满

  • 易序丛书

    十卷。旧本题宋赵汝梅撰。汝梅有《周易辑闻》六卷、《易雅》一卷、《筮宗》三卷,总称为《易序丛书》,此书与之同名,也分为十卷,卷各为目。但只有开头两卷为《易雅》、《筮宗》,自第三卷至第七卷则言兵法,详细记

  • 麻姑山丹霞洞天志

    四卷。明邬鸣雷撰。邬鸣雷,字长豫,浙江人。《麻姑山丹霞洞天志》明万历刻本,共四卷。首凡例。次为图八,曰姑仙圣像图,曰麻姑山总图,曰麻姑仙坛图,曰丹霞洞天胜境图,曰三谷云门图,曰从姑山图,曰七夕群仙宴会

  • 续指月录

    二十卷。清代聂先(一写作光)撰。《续指月录》一书,是继明代瞿汝稷所作《指月录》一书的续作。所收内容自隆兴二年(1164)六祖下第十七世起,至清康熙十八年(1679)六祖三十八世止,约历五百年。列虎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