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亳州志

亳州志

①四卷。明李先芳等纂修。李先芳,字符卿,山东濮州人,官至尚宝司少卿,明嘉靖末年奉命为亳州同知。亳州旧志,始于明成化十八年,知县贺恩聪创修之,然荒秽苟简,全志仅数页。至弘治十七年,指挥石玺,复委贡士王浩续州志。又数十年,李先芳来守是州,惧旧闻放失,因设局重修,成书于嘉靖四十三年。此志四卷,为纪四:曰商纪、魏纪、后妃纪、郡代纪;为图一:曰郡图;为表二:曰秩官表、人物表;为考六:曰建置考、田赋考、学校考、兵卫考、材胥考、古迹考;为传十:曰秩官列传、人物列传、夏侯氏传、桓氏传、戴氏传、忠义传、孝友传、列女传、方外传、外传。此志凡例言称,则其攫摭所及,不过二十一史、《文献通考》、《玉海》、《文选》、《初学记》数种,且征引既疏,不暇考索。就其体例而言,则庞杂无序,颇伤冗滥。有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刻本。②二十卷,首一卷。清钟泰、宗能征纂修。钟泰,清同治年间任毫州州牧。宗能征,字文宿,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光绪十九年(1893)来任亳州知州。亳州旧志,始于明成化年间,至弘治十年,州人王浩复纂修之,其后一再纂辑,惜皆散佚不传,嘉靖四十三年(1564)李先芳等复再修之,迄清代顺治十三年(1656),州牧刘泽溥始重修之。乾隆五年(1740),再修于州牧华度。乾隆三十九年(1774),复修于州牧郑交泰。道光五年(1825),州牧任寿世更加纂辑。及至同治八年(1869),州牧钟泰以修省志,奉檄采辑,而志稿未成,至光绪十四年(1888),距道光任寿世志已有六十余年。光绪十五年,州牧陈晋延袁升伯主其事,设局重修,虽以同治志稿为据,然大端仍袭道光任寿世志。嗣后光绪十七年,州守王懋功,复延州人陈皞氏重加纂辑,及宗能征来任知州,病其书不出于一人之手,而意见各别,于是详为考核,增略删繁,阅两春秋始克臻事。此志攫摭旧闻,义例略备,惟分目过多,人物志分为十三类,列女志分为八类,未免志体冗滥。咸、同间捻军战事始末,此志纪之甚详。亳州乃多水患,于河工沟渠,亦详载靡遗。此志以袭旧志之失,而无所辨证。有清光绪二十年(1894)活字本。

猜你喜欢

  • 医故

    二卷。清郑文焯(1856-1918)撰。郑文焯字俊臣,又字叔问,号小坡,高密(今属山东)人。光绪年间举人。官至内阁中书。郑氏不求仕进,曾久客吴中。博学多才,兼通金石、书画,为近代词人。晚年研究医学,以

  • 蜀石经残字

    一卷(百一庐丛书本)。清陈宗彝刊。宗彝尚刊刻过《汉熹平石经残字》。此书前有其父醒斋老人序,次为《毛诗》及《注》残字,后附道光五年独抱居士跋。次为《左传》及《注》残字,后附助刊各家姓名及道光八年宗彝和顾

  • 明堂图说

    一卷。熊罗宿(?-1931)撰。罗宿,字绎元,江西丰城(今江西丰城市)人。光绪丙申(1896)丁巳(1905)间以高材生从善化皮锡瑞于章门景陆堂讲经。皮氏因党禁被黜离国,罗宿也浪迹日本。是书以《周礼·

  • 安素轩石刻

    二十卷。清鲍漱芳(生卒年不详)辑。鲍漱芳,字席芬,生平籍贯不详。此石刻共收自唐迄明法书墨迹六十二种,其中唐八种、宋二十二种、元二十四种、明八种,皆依墨迹入石。每册皆以隶书“安素轩石刻”标目,下附“新安

  • 春秋左传要义

    三十一卷。宋魏了翁(详见《周易要义》)撰。此书亦其所辑《九经要义》之一。其体例亦同于诸经要义,乃节录先儒注疏之文,每条之前,各为标题,而系以先后序第。魏了翁《李明复春秋集义序》云:“余尝览诸儒之传,至

  • 文星榜传奇

    二卷。清沈起凤(详见《报恩寺传奇》)撰。本剧主要情节取材于《聊斋志异·胭脂》。剧写苏州王又恭慧而美。扬州有告退大臣向诰欲以女采苹嫁之。而王已与当地富豪甘菊录女碧云订婚,故辞之。又有医生女卞芳芝属意王生

  • 续古文词类纂

    三十四卷。清王先谦(1842-1917)编。王先谦,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同治进十,历任翰林院监修、国子监祭酒、江苏学院、湖南岳麓书院院长等职,著有《尚书孔传参正》、《虚受堂文集》、校刻《皇清经

  • 冠谱

    一卷。明代顾孟容撰。顾孟容,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其所著《冠谱》统载历代冠制。如孔子制司寇冠、杏坛冠、燕居冠;颜闵、冉仲制德行冠;曾子制进礼冠;子思制思美冠;孟子制缁布冠等,均不

  • 杨氏五家文钞

    十二卷。清杨长世及其子孙合撰。此集为杨氏家族文稿合集。杨长世,字延会,江西瑞金人。生卒年不详。官兴安县训导。著有《影居文抄》一卷。长世子以睿,字维明。诸生。著有《汲亭文抄》一卷、《诗抄》二卷。长世子以

  • 易经存疑

    十二卷。明林希元(生卒年不详)撰。希元字茂贞,号次崖,同安(今福建同安)人,官至两京大理寺丞,立朝有风节。是书解经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兼引蔡清之《周易蒙引》,微有异同。其言存疑者,洪朝选序谓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