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类编

五经类编

又名《文典类涵》。二十八卷。清周世樟(1636——?)辑。世樟字章成,号安素,江苏太仓人。诸生,经学家。作品有《五经类编》、《诸经略说》、《经义辨讹》、《辨疑标目》等。唐孙华(1634-1723)《五经类编》序称“世樟笃学醇行,专《春秋》之学。是书萃经传,以类相附,仿真西山马端临、丘琼山例,惟彼兼述经史,此专于经”。此书摘取《五经》文字,分门别类,共分君道治道、礼乐、制度、人伦、儒术、技术、天文、地理、物产十目。每目之中又有小目,如封建目下,注明列国始末另集,可知另有志集与此相对。每目之下,附论说题,以备时文之用。所引经文不附前人传注,对难解者所作考证、注疏,多为作者治经之论。此书标目清楚,内容自具斟酌,远非徒事抄撮前人成说之书可比。《五经类编》有康熙刊本,雍正二年(1724)谷诒堂刻本,乾隆刊本,嘉庆三年(1798)刊本和光绪八年(1882)扫叶山房刊本。

二十八卷。清周世樟(生卒年不详)撰。周世樟字章成,太仓(今属江苏)人。此书摘录五经之语,编辑而成,以备当时为文而用。全书分十门,每门又分若干子目。书末附诸经略说,经义辨伪、辨疑各数条。

猜你喜欢

  • 瑶石山人稿

    十六卷。明黎民表(约1549年前后在世)撰。黎民表,字惟敬,自号瑶石山人。从化(今属广东省)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授翰林院孔目,历吏部司务,官至河南布政使参议。民表好读书,诗与

  • 史诠

    五卷。明程一枝撰。程一枝,字巢父,休宁人。是编专释《史记》字句,校考诸本,颇有发明。但其中参杂时人评语,似有些俗陋。其体例亦有过于胶固,皆不可据为定论。

  • 草韵汇编

    ① 二十六卷。清陶南望撰,陶南望字逊亭。上海(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成于康熙年间。书中记草书家从秦程邈记起,至明代朱克诚,共三百四十一家。其草法分韵编次,平、上、去三韵部分是陶南望亲辑。

  • 重游岳麓记

    一卷。清李元度撰。李元度,参见《登天岳山记》条。同治十一年(1872)四月八日,李元度与罗研生,郭意诚、张力臣重游岳麓作此记。此山为衡岳之麓,峙长沙湘江西岸,以书院而著名。岳麓书院为四大书院之一,旧为

  • 忠正德文集

    十卷。宋赵鼎(1085-1147)撰。赵鼎,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及第,累官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左相),兼枢密使。绍兴五年(1135)监修神

  • 初学记

    三十卷。唐徐坚(659-729)等撰。徐坚字元固,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人。少好学,通览经史。中宗时,任礼部侍郎、修文馆学士。睿宗时,迁黄门侍郎,封东海郡公。玄宗时,任集贤院学士,位至光禄大夫。学识

  • 定峰乐府

    十卷。清沙张白(1626-1691)撰。沙张白原名一卿,字介臣,号定峰。江阴(江苏江阴)人。终身未仕,往来各地,与洪升、曹乐等有交往。著有《定峰乐府》。是集凡十卷。均为其所作乐府诗。曹乐为之评点。考集

  • 九容广注

    二卷。清汪志伊(生卒年不详)撰。汪志伊,字稼门,桐城(今安徽桐城)人,乾隆时举人,以知县累官两湖总督,有《近腐斋集》。是书有嘉定钱大昕序,略言:“礼主于敬而敬之,现于外者则为容,曾子言所贵乎道者三,而

  • 朱子书要

    无卷数。不著撰人名氏。全书诠解朱熹的《朱子语类》、《朱子文集》,摘录朱熹《语类》、《文集》中有关内容,分“道体”、“天命”两子目而成。

  • 经解指要

    二十卷。清陶大眉(生卒年不详)撰。大眉字有苏,号又坡,湖北广济(今广济县)人,陶起庠之父。涵濡经籍,规模先儒,以明经官安州教谕。训迪后学,必先行后文。曾构筑讲堂以教诸生,题楹联:“方寸不能除隐疚,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