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纂订四书大全
十四卷。清孙见龙撰。见龙字叶飞,号潜村,乌程(今浙江吴兴县境内)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该书乃作者执掌云南五华书院时所辑,故而以“五华”为名。孙氏匡正《四书大全》之错讹,纠正其偏失,并采录明以来诸儒讲习四书之说及清人李光地、杨名时之说,附以自见,而成此书。
十四卷。清孙见龙撰。见龙字叶飞,号潜村,乌程(今浙江吴兴县境内)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该书乃作者执掌云南五华书院时所辑,故而以“五华”为名。孙氏匡正《四书大全》之错讹,纠正其偏失,并采录明以来诸儒讲习四书之说及清人李光地、杨名时之说,附以自见,而成此书。
十六卷。清阿桂撰。阿桂,满洲正白旗人。举人。官至大学士、御前大臣、军机大臣。是书有户部军需则例九卷,兵部五卷,工部一卷,户部续纂一卷。其中户部军需则例,包括俸赏行装、盐菜口粮、骑驼马驼、运送脚价、整装
二卷。明王象晋(约1619年前后在世)编。象晋字荩臣,新城(今山东桓台)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累官浙江右布政使,著有《群芳谱》一书。本书乃以宋人秦观《淮海词》、明人张綖《南湖词
一卷、二笔 一卷、三笔 一卷、四笔 一卷、五笔 一卷。明项皋谟(生卒年不详)撰。项皋谟,字懋功,自称酉山居士,嘉兴(今属浙江省)人,郑履淳之婿。著有《学易堂笔记》等。此书是项皋谟所作之札记。分为五编,
一卷。明边习撰。边习字仲学,济南人。生卒年不详。户部尚书边贡之次子。边贡虽仕宦通显,而图籍以外无余资,边习竟贫困以没。著有《边仲子诗》。此集为边习客孙氏家所作之诗。本名《睡足轩集》,由王世贞与徐夜共同
四种,十三卷。清黄朝槐、黄朝桂撰。黄朝槐、黄朝桂,生平不详。黄朝槐《荀子诗说笺》一卷,是对俞樾《荀子诗说》之笺注,《何劭公论语义剩义》一卷,也为补俞樾《何劭公论语义》著作所未及者。黄朝桂《诗书古训补遗
二十四卷。明吴昆(1551-1620)撰。吴昆,字山甫,号鹤皋,歙县(今属安徽)人。15岁行医,奋发苦读,精研医典,良有收获。又到江浙等地求师,并在宣城一带行医,声名素著。结合自己行医经验,参照研读医
四十五卷。旧题宋司马光撰,实为王洙、胡宿、掌禹锡、张次立、范镇等人相继修撰。英宗治平三年(1066)二月,范镇出镇陈州,才由司马光代之。时已成书,唯缮写未毕。治平四年缮写完毕,由司马光奏进朝廷。传为司
三卷。后集,二卷。王勋、王璞撰。王勋,字日放,黟县(今属安徽省)人。王璞,字伯怀,勋子。父子二人,均明末人。其书先是王勋编纂,后集则由王璞增补。该书采缀传记,欲为月令,通考诸家,广所未备。编录之中,却
四十卷,首一卷。清裴大中、倪咸生修,秦缃业纂。无锡有志,始于元王仁辅,明凡三修,清康熙秦、严之志,实为集大成之作。清雍正四年(1726),析无锡置金匮县,道光间华湛恩始纂修《金匮志》,至嘉庆十八年(1
四十卷。南唐徐锴(920-974)撰。徐锴字楚金,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徐铉弟,世称小徐。生于后梁末帝贞明六年,仕于南唐,官至内史舍人。宋兵下江南,卒于围城中,是年为宋太祖开宝七年。精通文字训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