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二家宫词

二家宫词

二卷。明毛晋(1598-1659)编。毛晋原名凤苞,字子九,又一字子晋,号潜在,常熟(今属江苏常熟)人。诸生。识多博广,博览古籍。家有汲古阁,藏书数万卷,请名士校勘,世传影宋精本,多所收藏,传刻古书,流布天下,以博雅好事名噪一时。有推官雷某赠诗曰:“行野渔樵皆谢赈,八门僮仆尽钞书。”可见一斑。曾刻过《津逮秘书》十五集,都是宋元以前的旧帙。著有《和古今人诗》、《野外诗题跋》、《虞乡杂记》、《隐湖小志》、《海虞古今文苑》、《毛诗名物考》、《宋词选》、《明诗纪事》、《词苑英华》、《僧宏秀集》、《隐秀集》等。《二家宫词》为宋徽宗诗与宋宁宗杨皇后诗的合刊本。收诗共三百五十首。宋徽宗三百首,杨后五十首。卷末有帝姬长公主跋,称自建中靖国二年至宣和六年,缉熙殿所收藏御制宫词,共三百首,今命左昭仪孔祯同嫔御章安恺等收辑,类而成书,分为二卷。杨后卷末有潜夫跋,不著名氏,据毛晋跋徽宗卷末,称其旧刻或者二百八十首,或者是二百九十二首,或者是三百首,或者三百首有奇,多混入鄙俚赝作。又跋杨后卷末,称“今本只三十首,余二十首从未之见”。可见此书并非原本。盖后人所辑之,直伪参半,不可尽凭。有《诗词杂俎》本,《四库全书》本,并被收入《丛书集成初编》。

猜你喜欢

  • 襄陵县志

    ①十二卷。明宋之韩修,吕调元纂。宋之韩字敬斋,河南武安县人。出身进士,嘉靖四十四年(1565)任襄陵知县。才猷迥异,气宇渊宏,在任期间兴建设,息讼狱,政绩甚良。《襄陵县志》隆庆二年(1568)刻本。此

  • 篁墩集

    九十三卷。明程敏政(1445一约1499)撰。程敏政字克勤,休宁(今属安徽)人。十岁时以神童荐,英宗召试,即日赋圣节及瑞雪诗,并经义各一篇,援笔立就,文采粲然,奉诏读书于翰林院。成化二年(1466)进

  • 中庸心法渊源

    一卷。署名为东海乐天翁著,又署名男彬桐校。不知其何姓,书无序例。大意以为《中庸》一书是圣门传授的心法。道统不自尧舜始,羲皇承接往圣心源,始作八卦。一划象天,人得一以立命,为中。两划象地,人备其二,见诸

  • 农说

    一卷。明马一龙(1490-1562)撰。马一龙,字负图,一字应图,号孟河,溧阳(今江苏溧阳)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马一龙辞官后,亲自从事农业生产,痛感农夫不会讲哲理,而那

  • 吴越游

    八卷。明王叔承(1537-1601)撰。王叔承,初名光胤,以字行,更字承父,又更字子幻,自号昆仑山人。江苏吴江人。是集凡十卷。前六卷为诗,乃江苏无锡陈以忠所刻。后二卷为杂文,为浙江乌程(今吴兴)范应期

  • 在璞堂吟稿

    一卷。《续稿》一卷,《诗三刻》一卷。清方芳佩(1728-1808)撰。方芳佩,字芷斋,号怀蓼,又号凤池,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方宜照之女,巡抚汪新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乾隆十六年(1751)刊本,写刻

  • 异号录

    见《实宾录》。

  • 知新录

    三十二卷。清王棠(生卒年不详)撰。王棠字勿翦,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此书效仿顾炎武《日知录》体例,按类撰编,却不立部目。每论一事立一标题,且博采众家之说,详细考辨,间或阐述个人观点,力求详尽,但所采引

  • 四魂集

    四卷。《外集》四卷。清易顺鼎(1858-1920)撰。生平事迹,见《琴志楼词》。《四魂集》包括《魂北集》、《魂东集》、《魂南集》、《归魂集》各一卷。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和二十一年(1895)著者

  • 畏斋集

    六卷。元程端礼(1271-1345)撰。端礼字敬叔,号畏斋。鄞县(今属浙江)人。以荐为建平教谕,迁台州路教授。《四库全书》本自《永乐大典》辑出,得诗文百余篇,编为六卷。诗二卷,文四卷。其学以朱子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