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事物纪原

事物纪原

十卷。又题《事物纪原集类》。宋高承(生卒年不详)撰。明正统年间南昌简敬刊本,前有简敬作序,云:“作者佚其姓名。”但考据赵希弁《读书附志》云:“《事物纪原》十卷,高承撰,承,开封人。自博弈嬉戏之微,鱼虫飞走之类,无不考其所自来。”陈振孙《书录解题》亦云:“中兴书目作十卷,高承撰。元丰中人,凡二百十七事。今此书多十卷。且多数百事,当是后广之耳。”所以此书实出高承。也许简敬之序未加详考。现本所载凡一千七百六十五事。比陈振孙所见本又多数倍,仍作十卷,也没有项彬的序。所以,一定是后人又有增补。本来世间事,皆有其始及其发展过程,有关的记载散见于古籍之中,惜无专辑,《事物纪原》即汇此成书。全书分为天地生植、正朔历数、帝王后妃、嫔御命妇、朝廷注措、治理政体、利源调度、公式姓讳、礼祭郊祀、崇奉褒册、乐舞声歌、舆驾羽卫、旗旐采章、冠冕首饰、衣裘带服、学校贡举、经籍艺文、官爵封建、勋阶寄禄、师保辅相、法从清望、三省纲辖、持宪储闱、九寺卿少、秘殿掌贰、五监总率、环卫中贵、横行武列、东西使班、节钺帅漕、抚字长民、京邑馆阁、会府台司、库务职局、州郡方域、真坛净社、灵宇庙貌、道释科教、伎术医卜、舟车帷幄、什物器用、岁时风俗、宫室居处、城市藩御、农业陶渔、酒醴饮食、吉凶典制、博弈嬉戏、戎容兵械、战阵攻守、军伍名额、律令刑罚、布帛杂事、草木花果、虫鱼禽兽五十五部。每部又分若干事,如农业陶渔部又分田亩、耕种、陶、冶、渔、猎等二十六事。每一个事目下是引文。《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名目颇为冗碎,其所考论事始,亦间有未确。”例如引《秦本纪》,认为县的名称自秦孝公开始,而不知《左传》宣公十一年,楚子县陈。但今观此书引文已载有“楚庄王灭陈以为县,县之名县自此始”的话。此条可能后人增补,而《四库全书总目》可能据原本而写。总之,《事物纪原》虽有疏误之处,但其丰富的资料仍是可宝贵的。有宋庆元三年(1197)建安余氏刊本。明正统十二年(1447)南昌阎敬刊本,书名题《事物纪原集类》。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海宁陈氏刊巾箱本。《四库全书》本。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惜阴轩丛书》铅印《丛书集成初编》本。此外,本书尚有删补本,如明代赵弼编的《事物纪原删定》,清代纳兰永寿编的《事物纪原补》,可相互参证。还有1989年中华书局本。

猜你喜欢

  • 畅园遗稿

    十卷。清张迈(生卒年不详)撰。张迈,浙江会稽(今绍兴)人,诸生,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在世。曾为浙江布政使许应嵘、宁绍道台吴引孙、台州知府徐承礼幕宾。张迈爱天台山风景秀丽,买宅卜居,耕读自给,然胸中浩然常

  • 超性学要

    三十二卷,目录四卷。意大利多玛斯(1226-1274)撰。多玛斯是欧洲中世纪神学大师,天主教奉为矩矱者。《超性学要》是一部耶稣教类著作,原名《神学纲要》。当时耶稣会士译神学曰天学,此言超性学,故名为《

  • 四书质言

    三卷。明牛应元撰。应元字春宇,陕西泾阳人。是编《千顷堂书目》著录。书首有万历二十年(1592)应元自序及浙江提学副使李同芳序。后有戊子马化龙跋。自序谓质言,就《胜引录》而质。凡《大学》《中庸》一卷,《

  • 林卧遥集

    三卷。清赵吉士(1628-1706)撰。作者生平详见《万青阁全集》辞目。是集凡三卷,为赵吉士叠韵之作。赵吉士由户科给事中被罢职闲居于宣武门西之寄园,适逢金坛自汉翔赠诗四首,吉士依韵酬答。此后,凡遇他题

  • 警世通言

    四十卷。明冯梦龙(详见《古今小说》)编撰。该书是冯梦龙编撰“三言”的第二集,收宋、元、明时期的话本、拟话本小说四十篇。其中可考证认定为宋元旧本的有十七篇。与《古今小说》一样,冯梦龙于该集编录宋元旧本时

  • 阮嗣宗咏怀诗注

    四卷。清蒋师爚著。蒋师爚字慕刘,晦之,号东桥,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乾隆进士,官至兵部主事。著有《周易》、《尚书》、《毛诗》等精义,《汉书疏证》、《敦艮堂诗文集》等。蒋氏以为汉魏乐府诗唯

  • 陶靖节年谱

    ①一卷。宋吴仁杰撰。仁杰字斗南,洛阳人。淳熙进士,历罗田令、国子学。录有《古周易》、《洪范辨图》、《汉书刊误补遗》等书。此谱考证多有精当之处。如陶诗《示庞主簿邓冶中》中“始室丧其偏”句,据《礼》“三十

  • 唐开元占经

    一百二十卷。唐瞿昙悉达撰。瞿昙悉达先世为天竺人,后移居中国。唐玄宗时官太史监,开元六年(718)受诏翻译佛历,称《九执历》,其中介绍印度天文历法学。著有《唐开元占经》。本书前二卷集录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理

  • 定正洪范

    二卷。元胡一中撰。其生卒年不详。一中字允文。诸暨(今属浙江省)人。元代学者。曾官绍兴路参军。《定正洪范》一书,据宋王柏、文及翁及元吴澄三家之说并参以己意,改定《洪范》之本。其书首为图说,次为经文考订,

  • 公羊穀梁春秋合编附注疏纂

    十二卷。明朱泰贞(详见《礼记意评》)撰。泰贞通《礼》经及《春秋》。该书前附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序》及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序》。作者认为《公羊》《穀梁》二传对孔子《春秋》的微言大义各有所阐发,如果能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