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宫山志

九宫山志

十卷。清傅燮鼎撰。傅燮鼎,字铁椽,湖北崇阳人。九宫山跨吴楚境。其阳为江西武宁。阴为湖北通山。山上坦而凹,四峰五岭,周围环绕。明隆庆戊辰,崇阳王角峰撰《九宫山志》。明季版毁于兵乱。清顺治丙申至乾隆丁亥,江夏胡希、周武昌、殷必玲先后续刊,版亦无存。傅氏因重修此书。《九宫山志》清刻本,共十卷。兹篇自叙谓溯源竟委,推陈出新,颇能为古人发幽光,为山灵显真面。然细检之,实有愧于斯言。其考九宫山名之源起曰,相传为陈晋安王兄弟九人,造宫于山上,故名。又曰,或云大山小山相互环绕,则为九宫。皆直录旧籍,无辨真伪。读之,终不明其名之所由。兹篇前载王家壁序一篇,洪良品序一篇,亦甚无趣。王序辨张三丰与张三峰虽非一人,然神仙变化,不可究诘,为一为二,难以理论。语近诡辨矣。洪序则直称李自成兵败九宫山乃其山神之功,更为荒谬。

猜你喜欢

  • 易经提要录

    六卷。清徐铎撰。徐铎字令民,盐城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此书不载经文,只摭古今论易之语。前有总义一卷,又有图象一卷,都不载其图,只存其说。其余的各分卦分章,只取总括大意而已,所以

  • 稽古订讹

    清龚廷历(生卒年不详)撰。廷历明末清初人,字玉成,别号震西氏,武进(今江苏武进)人。清顺治九年进士,曾任湖南推官,具体官于何府已不可知。此书首摘取《周礼》郑注中可疑之处以及后人所引用而又误解《周礼》的

  • 乔氏易俟

    十八卷。清乔莱(1642-1694)撰。乔莱字石林,江苏宝应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授内阁中书。十八年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曾典广西乡试,参与《明史》纂修。康熙二十年(1687)罢官归里,后召还

  • 魏三体石经遗字考

    (嘉庆十一年金陵刻本)。清孙星衍(1753-1818)撰。星衍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季述,又号芳茂山人。清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著名训诂学家。曾任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官至山东督粮道。精研经史文字音韵训

  • 鸟鼠山人集

    二十九卷。明胡缵宗(约1521前后在世)撰。胡缵宗生平详见《嘉靖安庆府志》(辞目)。是编凡二十九卷。其中,《正德集》四卷,《嘉靖集》七卷,《鸟鼠山人小集》十六卷,《后集》二卷。其诗激昂悲壮,颇近秦声,

  • 小辨斋说义

    一卷。明顾允成(1554——1607)撰。允成字季时,别号泾凡,江苏无锡人。万历十一年进士,历官南康府、保定府府学教授,国子监博士,礼部主事,罢官后与其兄顾宪成讲学东林书院。平生深恶乡愿道学,认为这种

  • 传砚斋丛书

    十种,二十六卷。清吴丙湘(详见《蛰园丛书》)编。丛书收江都著名学者焦循、徐石麒两家著作共十种。焦循为清代儒学大师,著述极多,遗稿多未刊刻,丛书收其《邗记》六卷、《红薇翠竹词》一卷、《仲轩词》一卷、《理

  • 古文品外录

    十二卷。明陈继儒(1558-1630)编。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一号麋公。华亭(上海松江)人。其二十一岁补诸生,二十八岁弃去。退隐小昆山,世称“山中宰相”。其著述甚富。有《邵康节外纪》等。此书选自秦、

  • 山海经

    十八卷。晋郭璞(详见《尔雅注疏》)注。旧说此书是唐虞之际,夏禹、伯益所作,不可信。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是战国初至汉代由多人写成,非一人一时之作。全书共十八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

  • 钦定校正淳化阁帖释文

    十卷。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诏以内府所藏宋淳化四年赐毕士安《阁帖》,命内廷诸臣详加校订,选工摹勒。其间搜集诸家释文,最为详备,勘核颇精详。书首乾隆题“寓名蕴古”四字及《淳化轩记》一篇,然后载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