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临汾县志

临汾县志

①九卷。明邢云路纂修。邢云路字泽宇,河北徐水县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十四年(1587)任临汾县知县。时值大饥,流亡载道,锐意抚恤,有饿莩辄掩覆之。尝筑干金堰,兴水利,开永丰渠,防水患。辑县志,著冠婚丧祭仪正礼俗,又于四门建惠民局,于驿建生圄。文章政事为一时冠,在任五年后,立祠涝河。《临汾县志》万历十九年(1591)刻本。全书九卷,分为:卷一地理志:建置、分野、形胜、疆域、城池、坊乡、堡墩、山川、藩封、桥梁、古迹、风俗,卷二宫室志:县治、学校、公署、堂阁、铺舍、坛壝、祠庙、寺观、陵墓,卷三沟洫志:河渠附地堰洞,卷四田赋志:户口、田赋、农桑、课税、均徭、物产,卷五帝系志:圣帝、丹渊候、帝裔、僭伪,卷六职官志:官秩考、名宦、职官,卷八人物志:乡贤、总人物、贡举、封荫、孝义、隐逸、寓贤、贞烈,卷八祥异志:祥异、仙释,卷九艺文志:文类、诗类附图书。此志在明志中,尚可称佳本。然疏略之处也不少。②九卷。明邢云路原本,清林弘化增修。邢云路详见万历《临汾县志》。林弘化字扬山,福建莆田县(今福建莆田市)人,出身举人。康熙十年(1671)任临汾知县,莅任二年,乃增修此志。该志仅将万历旧志翻刻一次,万历以后的事,逐类增补而已,增补资料寥寥无几。《临汾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增刻明万历十九年(1591)刻本。林弘化自序中云:“分门较类,则仍乎旧,宗前哲也。至于删繁就简,各从其例,则续以新裁,则又窃取之义也。后有因事征文,因文征事,以润色弘藻,成一代盛业,是予之愿也夫。是予之愿也夫。”观上诸言,弘化也自知其所增修,不能作为定本。③八卷。清徐三俊修,陈献可纂。徐三俊字逸,河北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出身监生,雍正五年(1727)任临汾知县。《临汾县志》雍正八年(1730)刻本。此志上距宫志仅十余年,而宫志体裁详整,文简义赅,堪称定本。故新者无多可补。基本承袭旧志,有可增者,逐类增入。唯旧志分类尚有不少可订正之处,如旧志以疆域附形势下,未免倒置,此编将其改正,使门类排列趋于合理。④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高嵣、吴士淳修,吕淙、吴克元纂。高嵣字梅亭,河北大名县人,出身举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任临汾知县。《临汾县志》乾隆四十四年(1779)刻本。全书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卷一沿革志;卷二地理志:疆域、分野、山川、风俗、城池、公署、坊乡、桥梁、古迹、陵墓;卷三田赋志:地粮、杂税、户口、物产、仓廒、盐引、恤政、兵防;卷四祀典志:秩祀、群祀、寺观;卷五学校志:学宫、从祀、学田、书院、义学;卷六职官志:知县、县丞附典史、教谕、训导、城守司;卷七选举志:荐辟、进士、举人、贡生、武科、援例、封赠;卷八人物志:宦绩、忠义、孝友、义行、文苑、隐逸、方伎、流寓、列女;卷九祥异志;卷十艺文志。卷首有图考,卷末有殿杂。此编对徐志多有订增,如卷一沿革志,徐志述沿革多无实据,此志能依据史传,深考详稽,多所征引,务求精确。如徐书言汉分天下为二十四部,临汾属河东郡一条下,此编则据汉地理志所云:汉兴以秦郡太大,稍复开置,又立诸侯王国,故自高祖增二十六,文景各六,武帝二十八,昭帝一,讫于孝平,凡郡国一百有三等,以驳二十四郡之误;又如选举志中,重文轻武,详文而略武,此志能详增武科,以说明文武并重,为志书一大长处。

猜你喜欢

  • 元包数总义

    见《元包》。

  • 伤寒明理药方论

    见《伤寒论方》。

  • 知耻斋诗集

    六卷。清谢振定(生平详见《知耻斋文集》)撰。谢振定诗笔清远,五言古诗、七言古诗自抒怀抱,重自然,少模拟。清诗人张维屏在《诗人征略》初集中摘其“宵寒烛屡跋,琐碎诵新句,雨足分秧水,风清丽麦天”诸断句。杨

  • 周易口诀义

    六卷。史徵撰。史徵,又作史证、史文徵、史之证,唐或五代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及生卒年均不详。所撰《周易口诀义》,《宋史·艺文志》著录为六卷,原书已佚。今有清人辑本六卷,系自《永乐大典》辑出,大

  • 易象数理分解

    八卷。清末谢维岳撰。谢维岳字龙山,邵阳人。作者认为周易有象、数、理三种内涵。对《周易》的诠释也必须象、数、易分解。“易言象者十之五六,言数者十之一二,直言其理者十之七八。不知象数理者,不可与明易。混同

  • 海愚诗钞

    十二卷。清朱孝纯(1735-1801)撰。朱孝纯,字子颖,号海愚。江苏东海人,汉军正红旗。乾隆进士,官至两淮盐运使。能画,诗力雄放。为刘海峰先生之高足。姚鼐、王文治盛推服之,称之为“天下绝特之雄才”,

  • 传疑录

    二卷。明陆深(详见《南巡日录》条)撰。此书分上、下二卷,上卷杂论经说异同,兼及史事,于前代宗室恩数等杀之制,叙述尤详。如:宋制亲王之子,不封郡王,亲王既没,不立嗣王。王安石在熙宁间,裁减宗室恩数,三学

  • 新修江宁府志

    五十六卷。清吕燕昭修,姚鼐纂。吕燕昭,字仲笃,河南新安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官知县,擢知州,迁知府,嘉庆十二年来任江宁知府。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旧称惜

  • 乐经集注

    二卷。明张凤翔撰。张凤翔有《礼经集注》已著录。是书取用《礼记·春官大司乐》以下三十官为乐经,他说汉代窦公所献的古乐经内容与《大司乐》相同。他用二十官之义证之注疏,且以为很恰当。其文义玄奥,与宋、元诸家

  • 历代武举考

    一卷。清谭吉璁(详见《延绥镇志》)撰。武举,乃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中专为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始于唐代,后历朝皆因之,不定期举行,至明代中期始定武乡试、武会试之制,清代沿袭,考试科目分外场和内场,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