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两京遗编

两京遗编

五十七卷。明胡维新(生卒年不详)撰。胡维新,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县)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广西右参议。万历年间,胡维新任大名道兵备副使,以当地为古赵魏之邦,文学素盛,便与好友原一魁合作,编辑此书。原一魁在此书后序中讲了编辑此书的经过。序云:“明兴,因沿胜国之陋,调靡而不振,词采而不新,盖于观无当焉。弘、正之间,异人并出,玄构绮缀,希步作者,迄于今百余年,而家家以东西京为嚆矢矣!然自《史记》、《汉书》、《文选》而外,世不能概睹;即睹之,不能得善本也。惟是观察胡公,实用慨焉。一日命余曰:‘陆贾、贾谊辈,业已著书名世,成一家言矣,若能检付剞劂,与《史记》、《汉书》、《文选》并行于世乎?则此数子为不朽矣!”于是他们共同搜辑,共得书十二种,捐金偿梓,约二载余,杀青始就。所刻者,《新语》二卷;《贾子》十卷;《春秋繁露》八卷;《盐铁论》十卷;《白虎通》二卷;《潜夫论》二卷;《仲长统》一卷;《风俗通》十卷;《中论》二卷;《人物志》三卷;《申鉴》五卷;《文心雕龙》十卷。认为“两京文尽于此”。又因所收均属汉代之文,因而总称之曰《两京遗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十一种,无《春秋繁露》,所据内府藏本,或有残缺。这里应指出的是,《人物志》的作者刘邵是魏人,《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是梁人,均非汉人,但其书亦引入,是因编辑者“以其文似汉而进之也。”明朝嘉靖、万历以来,大名地方刻书之风盛行,且所刻之书,皆有经济实用。此书对于所收之书,疑则疑,缺则缺,绝不妄为增删一字,完全保存了原书原貌。又因所据皆善本,因此较其它杂编丛书更显略胜一筹。有明万历间刻本,十八册,现藏于北京图书馆。书首有胡维新万历十年(1582)序。另有《元明善本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影宋刊巾箱本八经

    不分卷。不著编者姓名。据宋景定《建康志·书籍门》记载:唐孔颖达奉敕撰修之《五经正义》在宋代有官方刊刻的监本、福建刊刻的闽本、浙江婺州刊刻的婺本。浙江湖州陆氏曾获宋刊巾箱本,学者们断为婺本。巾箱,亦称巾

  • 今白华堂诗集

    十三卷。首二卷。清童槐(生卒年不详)撰。童槐字晋三,一字树眉,号萼君。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庆进士,官至通政使副使。熟谙当代典章,四明文献。工书。著有《今白华堂集》、《今白华堂诗录》、《补雅》、《过

  • 盐铁论考证

    一卷。清张敦仁撰。张敦仁认为《盐铁论》自明嘉庆中为张之象所乱,卷次割裂,字句错谬颇多。顾广圻得宏治十四年江阴令新涂祯依嘉泰壬戌本所刻,因取淦本重雕于江宁,撰考证一卷,附其后。考证之处,颇见精义。如《力

  • 诸家异象别录

    一卷。清方申撰。方申字端斋。仪征人,本姓申。道光中以经解补县学生,尤精虞氏易。所著除本书外,还有《虞氏易象汇编》、《周易卦象集证》、《周易互体详述》、《周易卦变举要》,总称“易学五书”。此书采诸家有关

  • 古棠书屋丛书

    十八种,一百五十七卷。清孙錤、孙澍编辑。孙錤字野史,自号独学生,又号岷阳大布衣,蜀郫县(今属四川成都市)人。嘉庆时为国学生,但不事举业,与其弟孙澍构古棠书屋,闭门联榻,扬榷古今,不问外事。其为文力求奇

  • 春秋尊孟

    一卷。清潘相(详见《周易尊翼》)撰。北宋思想家张载曾说惟孟子能知《春秋》;明代学者郝敬推尊孟子,以鲁、晋、楚为三僭国。潘相受他们的影响,认为推尊孟子才可以说《春秋》,于是撰成《春秋尊孟》一卷。该大旨在

  • 惜抱轩尺牍

    八卷。清姚鼐(详见《惜抱轩全集》)撰。陈用光(1768-1835)录。陈用光字硕士,一字实思。浙江新城(今富阳)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礼部左侍郎。陈用光系桐城古文大

  • 春秋穀梁传注义

    一卷。附《春秋徐氏音》一卷。晋徐邈(344-397)撰,清马国翰辑。徐邈字仙民,东晋著名经学家。原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西北),西晋末其祖父携家南渡,家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勤行励学,博涉经史,太元十

  • 经训堂法帖

    十二卷。清毕沅(1730-1799)辑。毕沅,字攘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总督。毕沅博采金石,富藏书画。除此法帖外,还著有《河间书画录》、《两浙金石

  • 明十六种小传

    四卷。明江盈科撰。盈科字进士,号绿萝山人。湖广桃源(今属湖南)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四川提学副使。该书乃是采辑明代轶事的一部著作。内容分四纲十六目。一曰四维,分忠、孝、廉、节四目。二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