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国志后传

三国志后传

十卷一百四十回。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余杂记,西蜀酉阳野史编次”,编者真实姓氏无考,所谓“陈寿史余杂记”亦是模仿《三国演义》而假托。该书是以讲史为名的长篇演义小说,故事接《三国演义》邓艾灭蜀,叙晋与十六国故事,以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政权汉、前赵、后赵事为主,结合叙述西晋兴衰始末。所以题为《三国志后传》,因该书将此期活跃在北方摧毁西晋政权的主要历史人物全杜撰成三国英雄后裔:汉主刘渊为蜀汉梁王刘理之子,前赵主刘曜为蜀汉北地王刘堪之子,后赵主石勒为赵云之孙(原名赵勒)。关羽、张飞、诸葛亮、王平的后代也都被安上了角色,在刘渊、刘曜、石勒部下为将。书开头说邓艾灭蜀,上述不肯投降的蜀汉宗亲和英雄后裔纷纷走入胡地避难,后羽翼养成杀入中原向司马氏政权复仇,造成西晋灭亡,形成北方割据局面。所以该书名为讲史,实已是任意杜撰历史,成为虚构小说了。书前某氏引中既已说明:“感于蜀汉衰微,辅以关张葛赵诸人,亦不能恢复汉业,致为司马氏所并。故托其后裔以泄愤一时,取快千载,故不以虚诳为嫌。”可见作者的封建正统观念,实在是愚腐。按元至治刊本《三国志平话》结尾预言:汉帝外孙刘渊来日灭晋复仇,立国号曰汉。在《平话》中不过是无所谓的一处附会文字,当是该书作者受到启发之处。不过该书讲述这一段故事时,除了人物血统牵强杜撰外,主要事件面貌还照顾一些史实;刘渊、刘曜得势之后的荒淫也未隐去,见不到多少立志复国的英雄本色。皆因该书取材,无法享有陈忱作《水浒后传》的那种纯虚构自由,所以亦无法避免支离矛盾。书有明万历己酉(1609)刊本,藏上海图书馆、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大雅堂摘稿

    不分卷。明况叔祺(约1565年前后在世)撰。况叔祺,字吉甫。江西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贵州提学佥事。著有《考古词综》等。此集《千顷堂书目》不载。《江西通志》亦称是时王、

  • 元凯集

    五卷。明陈勋(约1616年前后在世)撰。陈勋,字元凯,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官至户部郎中。著有《元凯集》。据《福建通志》载《元凯集》四十卷。而是集仅文三卷,诗

  • 双树轩诗抄

    一卷。清僧湛性(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湛性俗姓徐氏,一名湛汍,字药根,又曰药庵,丹徒(今江苏省镇江)人,生卒年均不详,居扬州之祇园庵。湛性工诗,宗法王士祯,惟沿溯王士祯唐诗十选之中,故结体修洁,时

  • 夙兴语

    一卷。清甘京(生卒年不详)撰。甘京字健齐,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与同邑封浚、曾日部、危龙光、汤其仁、黄熙等人,时称“程山六君子”。著有《轴园稿》十卷。是书把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说成是永恒的天理,是人性固

  • 隶经文

    四卷。清江藩(1761-1831)撰。藩字子屏,号郑堂,江苏甘泉(今江都县)人,少学于惠栋、余肃客、江声,著有《汉学师承记》等。此书一开始便讨论明堂的问题。认为夏后氏的世室,殷人的重屋,这种制度郑、贾

  • 地学浅释

    三十八卷。英国雷侠儿(?-1875)撰。美国玛高温(详见《金石识别》)、华衡芳(详见《代数术》)译。雷侠儿为英国地质学家,以主张“今因说”而著名于当时,撰有《地质学》等著作多部。《地学浅释》为玛高温口

  • 天问笺

    一卷。清丁晏(1794-1875)撰。丁晏,字俭卿,又字柘堂,山阳(今江苏山阳)人。清代著名经学家。道光元年(1821)中举,官内阁中书,加三品衔。早年治经,信守郑学。一生著书较多,共四十七种,一百三

  • 半隐集

    十卷。明陈衡(约1431前后在世)撰。陈衡,字克平,淳安(今浙江淳安县)人。明永乐十五年(1417)举人,官亳州学正。著有《半隐集》。是集凡十卷。其中序四卷,记一卷,说一卷,诗四卷,末附杂文及陈衡外甥

  • 古学偶编

    一卷。旧本题潜山张絧撰。不著时代。考明代有吉水张絧,嘉靖二年进士,官河南巡抚,却非潜山人。书中自注有“本之御制《周易述义》”等语,知其应为清人。全书共分三编,一为《观物篇》,述《易》。一为《月令夏小正

  • 怡志堂文初稿

    六卷。清朱琦(1803-1861)撰。朱琦字濂甫,一字伯韩,广西桂林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编修,改御史。与苏廷魁、陈庆镛号称谏垣三直。洪杨起事后,以道员守杭州,城陷死难。诗古文以梅曾亮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