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齐行叫歇斗争

齐行叫歇斗争

清代各种手工业工人反对作坊主以及封建政府的一种斗争。“齐行叫歇”,即整个行业工人实行罢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清代以手工业工人为主体的城市人民的反封建斗争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反对作坊主克扣工价、开除工匠和要求增加工银,反对封建政府压迫为内容的“齐行叫歇”斗争。例如苏州的踹工、织工、纸工、烛业工人,景德镇的陶瓷工,门头沟的煤窑工,北京的香工,云南的矿工,广州的织工,陕西的木工和铁工等,都曾先后爆发了这种斗争。苏州踹匠的斗争最为激烈,从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到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进行了七次罢工。康熙九年踹匠窦桂甫因米价上涨,领导工人停踹,要求增加工银,并勒令破坏罢工的店主请戏赔礼。这种斗争是早期无产者开展的反对早期资产者的正义斗争,为我国的初期工人运动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猜你喜欢

  • 抗倭斗争

    十四到十六世纪中国军民抗击沿海地区日本海盗集团的斗争。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七十年代是日本南北朝时期和战国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混战。封建诸侯为了掠夺财富,组织一些封建主、没落武士、浪人和走私商人,到中

  • 郑和下西洋

    明初大规模的远洋航行。郑和(公元1375——1435年),原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回族,洪武时被阉入宫,历任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太监。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与副使王景弘奉成祖

  • 魏州之战

    五代时,梁、晋之间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乾化三年(公元913年),晋王李存勖灭幽州(今北京)刘氏割据势力,解除后顾之忧,即南下与后梁争夺魏博镇(今河北大名东北)。贞明元年(公元915年),魏博节帅杨师厚

  • 范仲淹改革

    见“庆历新政”。

  • 厘金制度

    厘金原是清咸丰初年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的军饷而额外加征的一种商税,后为旧中国沿用多年,成为定制。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清政府所需军费激增,各省捐输不能满足需要。为解决军需困难,帮办江北军务雷以諴采纳幕客钱

  • 阳平关战役

    宋蒙间一次重要战役。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窝阔台汗命次子阔端经略四川。次年秋,阔端率军数万攻大安军(今陕西宁强大安镇),宋将曹友闻率军迎战于阳 平关(今陕西宁强西北),兵败身死,所部全军

  • 大贺氏联盟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契丹首领大贺氏摩会在唐朝支持下,当选为八部部落联盟长,大贺氏联盟正式形成。至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其最后一个联盟长邵固被杀,大贺氏联盟结束,前后共延续一百余年。在此期间

  • 汪精卫刺杀载沣事件

    汪精卫,原名兆铭,广东番禺人,留学日本时加入同盟会。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批驳改良派的论战中,曾起过积极作用,颇受孙中山信任,成为同盟会的重要成员。由于同盟会领导的反清起义屡遭失败,汪精卫对武装

  •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逃亡西安的清朝行在政府发布“变法”上谕,要求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各省督抚“参酌中西政要”各举所知,两个月内详悉条议复奏。袁世凯条奏十条、瞿鸿禨疏

  • 铜匦

    武则天时设置的一种谏议箱。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三月,武则天下令铸铜为匦(箱子),以收集朝野各界人士的谏议。其匦分四:其东为“延恩”,献赋颂、求官位者投之;南为“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为“伸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