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重熙伐夏

重熙伐夏

辽夏间一次战役。元昊称帝后,西夏势力日渐强盛,辽属党项部落纷纷叛辽附夏。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辽西南面招讨都监罗汉奴带兵讨伐叛辽党项部落,被西夏援军打败。辽招讨使肖普达、详稳张佛奴皆死。九月,辽兴宗亲督诸道大军分三路伐夏,元昊被迫交还叛辽的党项部落,上表向辽请罪称臣。兴宗采纳肖惠等朝臣建议,乘胜掩袭元昊,反被西夏打败,驸马都尉肖胡睹被俘。辽遂被迫同意与西夏议和。重熙十八年,兴宗又乘元昊逝世,谅祚年幼初立之机,发兵大举攻夏。但双方各有胜负,损伤均甚惨重。次年,双方在三角川(今山西河曲南)激战,西夏大败,向辽求和称藩。此后,辽夏冲突大为减少,和平交往日益频繁。

猜你喜欢

  • 阴阳学

    中国古代专门进行天文、历数、五行等教育的学校。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依儒学、医学之例,始置诸路阴阳学,选通晓阴阳之人为教授以教诲生员。其学习优秀者,经考试,可在司天台任职,明、清两代,

  • 三衙

    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北宋初年,改后周禁军殿前、侍卫二司之制,分设殿前都指挥使司(简称殿司、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简称侍卫马军司、马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简称侍卫步军司、步司),使其

  • 柳条边

    清初在今辽、吉两省,插柳结绳,以定内外,谓之柳条边,亦称柳墙。清入关后,把东北视为祖居圣地,列为禁区。辽河流域和吉林部分地区是满族“祖宗肇迹兴王之所”,是其最早的根据地。清初,关内斗争形势复杂,阶级矛

  • 武卫军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荣禄奏准编组的军队。此军由荣禄节制,其下分左中右前后五军,董福祥所部甘军为后军,聂士成所部武毅军为前军,宋庆所部毅军为左军,袁世凯所部新建陆军为右军。荣禄于1899年6月27

  • 隆兴和议

    南宋孝宗时与金朝成立的和议。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宋军在符离战败后,朝臣汤思退等群起攻击张浚北伐误国,力主和议。孝宗动摇不定,下罪己诏,罢黜张浚,任用汤思退等妥协派执政。下令撤防,遣使与金议和。隆

  • 己亥建储

    1900年1月24日(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清室建立皇储“大阿哥”事件。是年农历为己亥年,故名。1898年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总揽大权,将光绪皇帝禁闭宫中。她为了彻底摧毁帝党势力,巩固权位,以光

  • 也里可温

    元朝人对基督教徒和传教士的通称。基督教的聂思脱里一派,唐初即传入中国,称大秦景教。公元845年唐武宗灭佛后,景教亦同时被禁。至辽金时期,该教才又在中国西北和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中盛传开来。蒙古几次西征,

  • 夏金交兵

    西夏本附辽以制宋,辽末又叛辽附金以自保。皇建元年(公元1210年),夏襄宗乘蒙古军南下攻金之机,发兵万余骑进攻金之葭州(今陕西佳县),夏金关系始遭破坏。至光定十三年(公元1223年),夏先后攻略金西部

  • 镇抚司

    官署名。属锦衣卫,分南北二部。南镇抚司只理“本卫刑名及军匠”,北镇抚司专理诏狱。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增铸北司印信,一切刑狱都直接向皇帝请示报告,锦衣卫长官不得过问。镇抚司官小权重,用法严刻,为

  • 泓水之战

    春秋时期宋楚之间的一场战争。齐桓公死后,宋襄公企图充当霸主,与楚国发生冲突。公元前638年,宋进攻倒向楚国的郑国,楚伐宋以救郑,两军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宋军已排好阵势,楚军正在渡河,宋将目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