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邓茂七起义

邓茂七起义

明代中期福建农民起义。邓茂七,原名邓云,江西建昌(今江西南城)人,佃农出身,因杀死地主,逃往福建沙县,改名茂七。正统十三年(1448年)四月,他领导农民开展斗争,反对给地主送租到门,拒绝缴纳“冬牲”。官府派兵镇压,邓茂七在沙县发动起义,建立农民政权,设官署,立总甲里长, 自称“铲平王”。附近农民积极响应,队伍迅速发展到数万人。起义军在围攻延平府的同时,分兵攻下福建二十余县,杀死前来招降的明朝官吏。正统十四年(1449年)春,明军招降了起义军首领罗汝先、黄琴等人,这些叛徒把起义军引入明军包围圈,邓茂七不幸中箭牺牲,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秦初为赋

    秦孝公十四年(公元前348年), “初为赋”。即秦国开始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兵赋。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隐公四年;“赋,兵(指兵器)也。以田赋出兵,故谓之赋。”

  • 袁绍尽灭宦官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官僚士大夫与外戚相联合,数欲灭宦官而夺其权,但没有成功。出身于官僚贵族世家的汝南(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北)人袁绍,于中平六年 (公元189年)少帝刘辩继位后,谋与何进诛灭宦官。但机谋泄

  • 海禁政策

    清初为了防范汉族人民以沿海岛屿为依托进行反抗,杜绝“民夷勾结”,危害清朝统治,厉行海禁, “寸板不许下水”。清初对外通商的口岸只有澳门一地。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始许民得以造船

  • 满文

    满族的文字。女真族初无文字,金太祖仿契丹字创制女真大字,熙宗又制女真小字,盖皆脱胎于汉字。至清时其字均已失传不用。清太祖时,始仿蒙古字制满族文字,太宗时又附增圈点而字渐增多,是为满文,当时称为国书。其

  • 朵甘、乌斯藏都指挥使司

    明代设置的西藏地方军政机构。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明朝政府在西藏设立乌斯藏卫(今西藏)和朵甘卫(今西藏东部)指挥使司以及宣慰司二、元帅府一、招讨司四、万户府十三、千户所四等地方行政机构。各处的官

  • 戊戌变法运动

    清末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变法运动高潮是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因是年为农历戊戌年,故称“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竟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港湾,争夺贷款

  • 梨园弟子

    唐代旧制,太常寺掌雅俗之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玄宗另设左、右教坊,选乐工数百人,以右骁卫将军范及为使,掌宫廷音乐。玄宗精通音律,亲自在禁苑中的梨园教乐工学曲。这些学曲者被称为皇帝梨园弟子。

  • 祺祥政变

    见“辛酉政变”。

  • 重元之乱

    辽皇室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重熙三年 (公元1034年),兴宗皇弟重元以告发生母钦哀后谋反事有功,加封“皇太弟”。重熙二十四年兴宗死, 子洪基继位,是为道宗。奉重元为“皇太叔”,次年又加号“天下兵马大元

  • 诸吕之乱

    汉初吕后死后,吕产、吕禄等发动的叛乱。刘邦死,惠帝懦弱无能,吕后临朝称制。她违背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规定,封其侄吕产、吕禄等为诸侯王,掌握朝政。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吕后病危,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