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秦灭巴蜀

秦灭巴蜀

战国时,巴人分布在今四川东部的嘉陵江和长江沿岸,巴国都城在今重庆;蜀人分布在今四川北部和西部一带,蜀国都城在今成都。秦惠文王为了兼并领土和贪图蜀地物产富饶,于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派司马错灭了蜀国。接着把蜀王降为蜀侯,派陈庄为蜀相,以统治蜀地。以后,秦在蜀地置蜀郡。秦惠文王在灭蜀国的同时灭巴国。后以巴地为巴郡。

猜你喜欢

  • 典礼院

    清末官署名。清政府礼部原来所掌管的学务和部分外交事务,在中央机构变动中陆续划归其他有关衙门管理,礼部职掌只剩下典礼事务,已非国家行政,与各部职掌不相称,遂于1911年(宣统三年)改礼部为典礼院,设掌院

  • 白帝城托孤

    刘备临终前嘱托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治蜀之事。吴、蜀夷陵(今湖北宜昌东)战后,刘备败归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二月,刘备病重,诏诸葛亮至白帝城,嘱以后事。时太子刘禅十七岁,刘备托孤

  • 黄肖养起义

    明代中期广东农民起义。黄肖养,广州府南海(今广东南海)人,被明朝政府以盗贼名义关在广州监狱。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他领导囚徒数百人越狱,并得到狱外同伴的支持,举行起义。击溃明朝镇守广东的安乡伯

  • 杂家

    战国末期至西汉中期,混合各家思想、融会贯通而成一家之言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并指出该派思想“兼儒、墨,合名、法”的特点。其代表著作有《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吕氏春秋》亦称《吕览

  • 尚书省

    官署名。朝廷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尚书之名,自秦有之。当时,少府遣四史在殿中,主发书事宜,故称尚书。尚书省的雏形产生于东汉。光武年间,在少府下设尚书台,其下设六曹,分掌各种政事。尚书台总领纲纪,无所不统。

  • 胡惟庸之狱

    明代党狱。胡惟庸(?——1380年),定远(今属安徽)人,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归朱元璋于和州(今安徽和县),为元帅府奏差。后历任主簿、知县、通判、太常寺卿、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公元1

  • 米喇印、丁国栋起义

    清初甘肃地区的回民起义。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三月,米喇印、丁国栋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发动起义,接连攻下凉州(今甘肃武威)、洮州(今甘肃临潭)、岷州(今甘肃岷县)、兰州、狄道 (今甘肃临洮)、渭源

  • 西六师

    西周王朝驻屯在镐京(今陕西长安县沣水以东)附近地区的军队。《诗经·大雅·常武》有“太师皇父,整我六师”句,西周青铜器《小克鼎》、《禹鼎》等铭文有“西六自”,自即师字。关于周代军队西六师和成周八师(参见

  • 户部银行

    清政府最早的官办银行。1904年(光绪三十年)户部奏定《试办银行章程》三十二条,试办银行作为统一币制的机关。资本定为四百万两,分为四万股,由户部认购一半,其余招募商股。次年户部银行正式成立,总行设于北

  • 牧野之战

    周武王克商的战役。参见“武王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