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朝阳起义

朝阳起义

太平天国后期东北农民起义。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皇帝逃到热河,随行的数千名文武官员、后妃宫监、护驾军队,成为热河地区人民的沉重负担。是年夏,奉天义州(今义县)人王达与刘珠等率众起义。冬,王达等会合白凌阿,使起义队伍发展到五百人。12月24日(十一月十三日)蒲厢亦于义州起义。王达为援助蒲厢,围攻义州不克,退却途中被清军捕杀。白凌阿等率余部退入朝阳等地。1861年3月12日(咸丰十一年二月初二日)才宝善、刘珠等拥立金矿工人李凤奎为首领,在朝阳要尔营子起义。两日后攻克朝阳县城,破狱放囚,焚烧司署衙门,打击富商高利贷者。当地农民、手工业工人、金矿工人纷纷加入,义军发展到两千人。李凤奎被拥立为帝,才宝善为军师,刘珠为领兵元帅。决定分兵两路,威逼热河行宫,攻占赤峰。清政府急命盛京将军玉明等派兵驰赴朝阳“会剿”。李凤奎、刘珠率义军进攻建昌,在水泉大败清军,乘胜急趋义州。清军尾追夹击,并派奸细打入义军内部从中挑拨。李凤奎中计,误杀刘珠。清军乘机进攻,李凤奎兵败率余部退至凤凰山,被地主武装捕杀。才宝善、白凌阿突围后加入奉天王五起义军、转战奉天、吉林各地,1863年(同治二年),王五不幸战败牺牲,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十六国之一。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升龙元年(公元407年)赫连勃勃脱离后秦统治,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大夏政权,建都统万(今陕西横山)。昌武元年(公元418年)十一月,赫连勃勃攻占长安(今陕西西安),又

  • 平定吴元济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彰义镇(即淮西镇,治今河南汝南)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匿不发丧, 自领军务,并发兵四出攻掠。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宪宗发十六道兵讨伐淮西。初战失利,不少朝臣遂主张罢兵休战

  • 空印案

    明初,太祖朱元璋惩处地方官吏的案件。明制,每年地方布政司、府、州、县派计吏到户部核算钱粮、军需等。因为道远,计吏都带有事先盖着官印的空白文册,如户部判其钱谷数字不符,便重新填写。洪武九年(公元1376

  • 牛录

    女真族早期组织。早期女真族出兵作战或狩猎时,按家族村寨组织队伍,每十人为一牛录,选一人为首领,称为牛录额真。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定三百人为一牛录,作为基本的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设

  • 赵犊、霍奴起义

    东汉末年河北农民起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四月,故安(今河北易县东南)人赵犊、霍奴领导当地农民群众,举行起义。农民群众英勇战斗,打败前来镇压的幽州(治今北京西南)刺史和涿郡(治今河北涿县)太守的军

  • 劾里钵联盟

    辽兴宗咸雍八年(公元1072年)乌古迺死后,其子劾里钵继为诸部长,仍接受辽赐予的节度使称号。先后平定雅达澜家族桓赧散达的反抗,斡勒部杯乃温都部乌春窝谋罕的反抗和纥石烈部腊醅、麻产的反抗,击败完颜部内部

  • 二王八司马改革

    见“永贞革新”。

  • 张鲸起兵

    金宣宗决意自中都(今北京)迁汴(今河南开封),大失人心。北方地主纷纷自行组织武装,或结寨自保,或举地投降蒙古。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四月,锦州(今属辽宁)张鲸聚众十余万, 自称临海郡王(后又改称辽

  • 元末红巾军

    元末农民利用白莲教组成的起义军。以红巾裹头并举红旗为号。故名。又,起义者烧香拜弥勒佛,亦称香军。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率红巾军首义颍州(今安徽阜阳)。之后,红巾军遍及各地。刘

  • 诸班直

    五代后周及宋代禁军中,与皇帝最亲近的扈从部队。隶于殿前司。后周世宗柴荣整顿禁军,始设殿前诸班。宋代沿置,又增诸直。诸班有:殿前指挥使、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散都头、散祗候、散枪班、东西班、招箭班、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