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徐寿辉、彭莹玉起义

徐寿辉、彭莹玉起义

元末南方农民大起义。起义军以红巾为号,故又称红巾军大起义。首领徐寿辉,又名真一(一作真逸),罗田(今属湖北)人,布贩出身。首领彭莹玉,又名彭翼,江西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十岁入慈化寺为僧,后以白莲教组织群众,并用矿泉为人治病,深受群众拥戴。顺帝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彭莹玉与弟子周子旺率众起义,兵败后亡走淮西,进行秘密传教活动。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夏,彭莹玉及其徒赵普胜等起兵巢湖。八月,徐寿辉与麻城(今属湖北)铁工邹普胜起兵蕲水(今湖北浠水)。十月,徐寿辉称帝,建都蕲水,国号天完(一说国号宋),年号治平。次年,天完军在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等地连连取胜。起义军以“摧富益贫”相号召,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至正十三年五月,元江浙、河南、江西数省官军大举围剿,天完军所占城池未及巩固,大都得而复失。年底,都城蕲水失陷,徐寿辉败走黄梅山区和沔阳湖中。至正十四年,元军主力在高邮之战中为张士诚部大败,天完军势力再起。至正十五年,天完军倪文俊部迅速攻占沔阳(今湖北沔阳西南)、武昌、汉阳。至正十六年正月,天完军迁都汉阳。倪文俊自恃功高,图谋杀徐寿辉自立。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为部下陈友谅所杀。至正十八年,陈友谅在江西攻城拓地,进展迅速。徐寿辉拟迁都龙兴(今江西南昌),为陈友谅所阻。至正十九年十二月,徐寿辉率众自汉阳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陈友谅伏兵城外,尽杀徐寿辉部属,只迎徐寿辉入城。至正二十年闰五月,陈友谅杀徐寿辉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并自称皇帝,改国号汉,建元大义,天完政权覆亡。徐寿辉、彭莹玉领导的天完红巾军在长江流域长期坚持反元斗争,为推翻元朝黑暗统治作出了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 耶律乙辛专政

    辽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斗争。辽道宗时,知北院枢密使事耶律乙辛以平定重元之乱有功得宠,总握军政大权,野心膨胀。遂与北府宰相汉人张孝杰、北面林牙耶律燕哥、宿卫殿前副点检肖十三等结为奸党,打击排挤平乱有功

  • 李斯《谏逐客书》

    战国末年,李斯向秦王嬴政提出的停止驱逐客卿(在秦国作官的外国人)的建议。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韩国苦于秦国的讨伐,乃派水利工程专家郑国做间谍到秦国,修灌溉渠(即郑国渠),令费人工,从而不能向东

  • 宋平南汉

    北宋攻灭岭南刘氏割据政权的战役。宋初,刘氏世代盘踞的南汉为政苛暴腐败,国力日衰。宋平荆湖、后蜀,南汉震恐。趁乱抢占湖南部分州县, 以为屏蔽,遂与宋军接战。开宝三年(公元970年)九月,宋派潘美、尹崇珂

  • 九品混通

    魏晋时期封建政权向编户农民征收户调的办法,也称九品相通。具体做法是, 地方官吏,先将所辖地区民户,按财产多少,定为九等,即九品。然后根据品阶高低,征收规定数量的绵绢。魏时平均每户出绵二斤、绢二匹,晋时

  • 蕃学

    ①宋代专供国内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及外国商人子弟入学学习的学校。神宗时曾于熙(今甘肃临洮)、河(今甘肃临夏东北)二州设蕃学,招收蕃部首领及蕃官子弟入学。徽宗时又在陕西行用蕃字地区置蕃学。选通蕃语、识文字者

  • 天地会

    又称三合会、三点会,清代民间秘密组织。其成员主要是农民、手工业工人和城市平民等劳苦大众,也有汉族地主阶级反满派。汉族地主阶级反满派参加这个团体的目的,是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图谋私利,他们强调“反满”,

  • 荥阳大会

    明末农民战争中一次重要军事会议。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冬,农民军冲破明军包围,从陕西进入河南。崇祯七年十二月,明朝政府任洪承畴为兵部尚书, 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谋于六个月内消

  • 秘书省

    官署名。东汉桓帝时始置秘书监,隶太常寺,掌禁中图书秘籍。曹魏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兼管图书籍册。晋设秘书寺,置监、丞等官。南北朝以后,始设秘书省。其长官为秘书监,隋炀帝时称秘书令。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曾一

  • 前凉

    十六国之一。汉族人张轨建立。西晋惠帝永康二年(公元301年),张轨任护羌校尉、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刺史。西晋亡后,张氏世守凉州,割据一方,史称前凉。太元元年(公元376年),前秦苻坚率军十三万人, 攻

  • 帝后党争

    清末以光绪皇帝载湉为代表的帝党与以慈禧太后那拉氏为代表的后党之间的斗争。清统治集团内部帝、后两党的矛盾由来已久。1874年(同治十三年)同治帝死后,那拉氏立自己的侄子、外甥、四岁的载湉为帝,改年号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