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太初改历

太初改历

汉武帝时修订历法之事。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颁行颛顼历。颛顼历用四分术,以十月为岁首,岁终置闰月。汉承秦制沿用未改。由于所用历法行用时间太久, 日月差数无法校正,甚至出现“朔晦月见,弦望满亏”的现象,年终置闰月,也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急需改革。汉武帝命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人议改汉历法,并征募民间天文学家二十余人参与其事。他们根据天象实测和长期的天文纪录,推考计算,提出了十八种改历方案。经过辩论、比较和实测检验,选定了邓平、落下闳创制的新历,于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颁行全国,改此年为太初元年。新历因此被称为太初历。太初历代表了当时中国天文学、历算学发展的水平,具备了气朔、闰法、五星、交食周期等内容。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使月份与季节配合更合理。这种方法在农历中一直沿用到现在。太初历的产生,是我国历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猜你喜欢

  • 杨玄感起兵反隋

    杨玄感系隋宰相杨素之子,袭封楚国公,官至礼部尚书。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炀帝二征高丽,命其驻守黎阳(今河南浚县),监督粮运。杨玄感与隋炀帝之间早有矛盾,曾与诸弟潜谋举事。当时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 武丁征伐多方

    商代和西周初年的古文献(包括甲骨文、金文)把王畿周围的异姓部族称作“方”。因其数众多,总称“多方”。武丁时期,与商敌对的方国主要有土方、邛方、鬼方、羌方等,他们大都位于商的西北面,其中土方和邛方还经常

  • 中法越南条款

    见“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 平定刘稹

    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昭义(治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刘从谏死,其侄刘稹继之。刘稹秘不发丧, 自请为节度使,统领军事,多数朝臣主张姑息迁就,李德裕独排众议,坚持收复昭义镇。武宗采纳李德裕建议,决心讨

  • 浙江金钱会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浙江金钱会众的反清斗争。金钱会属于天地会的一个支派,是清代民间的秘密结社。1858年9月(咸丰八年八月)平阳人赵起邀集周荣、缪元、朱秀三等人在平阳钱仓金溪山北山庙结盟,以刻有“金钱义记

  • 幅军

    咸丰、同治年间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的农民起义军。鲁南苏北运河沿岸徐州、海州、邳州、宿迁、郯城、兰山、滕县、峄县一带漕运船伕和饥民,用“匹布分幅帕头”,组成秘密团体,称为幅党。同治初年,清政府把漕粮改为海运

  • 应天书院

    宋著名书院。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故城)。因应天府旧称睢阳,故又名睢阳书院。原为五代末年名儒戚同文隐居讲学之所,生徒常百余人,范仲淹曾就学于此。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富民曹诚就其地建学舍

  • 秦初租禾

    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周威烈王十八年,即秦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 “初租禾”,即秦国开始按田亩征收租税。

  • 习文教起义

    清咸丰、同治年间山东邹县农民起义。习文教系白莲教支派,其首领宋继鹏在邹县东部传教,所得信徒颇众。1861年春,(咸丰十一年春),捻军由苏、豫北上入鲁作战,宋继鹏率徒众起义,攻克邹县。清钦差大臣僧格林沁

  • 保国会

    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由康有为等人发起,1898年4月(光绪二十四年)成立于北京。该会宗旨是救亡图存, “保国、保种、保教”,订立章程三十条,主要内容是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