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厘金制度

厘金制度

厘金原是清咸丰初年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的军饷而额外加征的一种商税,后为旧中国沿用多年,成为定制。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清政府所需军费激增,各省捐输不能满足需要。为解决军需困难,帮办江北军务雷以諴采纳幕客钱江的建议,于1853年7月(咸丰三年六月)派人在扬州仙女庙、邵伯、宜陵、张网沟等地, “劝输米行捐厘助饷”,厘金制度由此肇端。厘金始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行商设卡收捐,称为“活厘” (又称“行厘”);一种是对坐贾按月收捐, 称作“板厘” (又称“坐厘”)。雷以諴以此法,半年中收款达二万贯。次年4月(三月)他奏请推广,清帝谕令两江总督怡良、江苏巡抚许乃钊、漕运总督杨以增于江南北各地商酌照行,其后许多省份相继仿行。1857年(咸丰七年)经胜保奏准在全国各省一律办理。该税原定税率值百抽一,故名“厘金” (或“厘捐”),但实施中多加码巧取。厘金本为临时性筹饷措施,但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清政府仍继续实行,并为其后的北洋军阀政府和蒋介石政府所沿用。厘金制度推行的多年间,关卡愈滥,名目愈多,且税率极不一致,并不限于百分之一,成为旧中国反动政府勒索人民的一种手段。1931年,厘金在名义上裁撤。

猜你喜欢

  • 帝国宪政会

    见“国民宪政会”。

  • 刘渊、石勒反晋

    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于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率部众起兵反晋,建国号为“汉”,自称汉王,定都离石。后来有石勒、王弥等人前来归附。石勒率众三万,转战魏郡(治今河北临漳西南)、汲郡(治今河

  • 关陇起义

    北魏末年敕勒族人胡琛和羌族人莫折大提先后领导的关陇地区人民大起义。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四月,胡琛自称高平王率众起义,为魏将卢祖迁所败,率部北撤。六月,莫折大提在秦州(今甘肃天水)自称秦王,聚众起义

  • 新朝

    朝代名。亦称新莽。汉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外戚王莽为新都侯。后王莽执秉汉政。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即以新为国号。开国时,承西汉版图,东、南至于海,西到巴尔喀什湖、葱岭一带,西南

  • 旭烈兀西征

    蒙哥汗在位期间旭烈兀率领的蒙古军对波斯与西亚地区的军事征讨。成吉思汗与窝阔台汗统治时期,已攻占波斯大部地区。公元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后,继续向外扩张。公元1252年,蒙哥汗命其弟旭烈兀分镇波斯,并继

  • 桂陵之战

    参见“围魏救赵”。

  • 直系军阀

    北洋军阀的主要派系之一。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开始分裂为皖、直、奉三大主要派系,其中的皖系和直系又均属袁世凯北洋集团的嫡系,即所谓小站系,直系首领冯国璋,系直隶河间人,因而得名。冯国璋字华

  • 突厥汗国

    突厥人最早居住在新疆阿尔泰山南部一带,随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务,是一个游牧民族。五世纪初,臣属于柔然。因为会炼铁,做柔然的铁工,故称为“铁奴”。六世纪初,在酋长土门统领时期,势力渐强,始和西魏通商

  • 涞水之战

    涞水义和团伏击清军的一次战斗。1900年5月12日(光绪二十六年四月十四日)直隶涞水县高洛村义和团民联合涿州(今涿县)、易州(今易县)、新城、涞水各县义和团众数百人,进攻本村教会武装,毁教民房屋三十余

  • 京察

    明代考核官吏的制度。对京官考核叫京察,每六年举行一次。四品以上的官吏, 经自己陈述,由皇帝仲裁;五品以下的官吏,吏部可根据考核情况,对不称职官吏分别给予致仕、降调或闲住为民等处置,造册奏请皇帝核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