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九公封建

九公封建

蒙古骑兵大举南下,金军望风溃散,城邑不守。北方一些土豪和金之遗民纷纷结堡建寨, 自立名号,守土抗蒙。金朝自身既无力抗御蒙古,又不能制驭这些武装,遂封以公侯以羁糜之,使为藩篱。兴定四年(公元1220年)二月,金宣宗下诏封建九公:以沧州经略使王福为沧海公,以河间路招抚使移剌众家奴为河间公,以真定经略使武仙为恒山公,以中都东路经略使张甫为高阳公,以中都西路经略使靖安民为易水公,以辽州剌史郭文振为晋阳公,以平阳招抚使胡天作为平阳公,以昭义军节度使完颜开为上党公,以山东安抚副使燕宁为东莒公。九公各为本路兵马统帅,得自署官职,自立赏罚号令。收复邻近州县则自行管辖。金末地方割据局面遂正式形成。

猜你喜欢

  • 三峰山之战

    蒙古军与金军在钧州(治今河南禹县)三峰山进行的一次战役。1231年,蒙古窝阔台汗决议三路伐金:斡陈那颜率左路趋济南,窝阔台自统中路攻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蒲州镇),拖雷率右路出宝鸡。同年九月,拖雷破大散

  • 瓦岗军起义

    隋末三大农民起义之一。其领袖前期为翟让,后期为李密。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王薄起义后,山东各地纷纷响应,原东郡(今河南浚县南)法曹翟让也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聚众起义。起义军很快发展至万余人,活动

  • 滇粤陆路通商章程

    见“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

  • 中法简明条约

    即《中法会议简明条款》,亦称《李福协定》。中法战争期间,法国胁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法战争爆发前后,清政府内部在战、和问题上争论激烈,权臣李鸿章等人极力谋和。战争正式爆发后数月之内,法军侵占了红

  • 云南箇旧锡矿工人反抗斗争

    1903年5月14日(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十八日)箇旧锡矿工人为反对法国修筑滇越铁路,反对清政府出卖路矿和镇压群众爱国运动,在周云祥领导下发动起义,提出“仇教阻路”、“阻洋占厂”的口号,击败清军,占领锡矿

  • 毋乙、董乙起义

    五代时后梁末年农民起义。后梁立国后,战争连年不断,境内赋役繁重。陈州(今河南淮阳)乃后梁财赋重地之一,人民负担尤重。末帝时,皇族朱友能(朱全忠侄)任陈州刺史,自恃戚藩,恣意横行,更激化了阶级矛盾。州人

  • 捻军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北方农民起义。捻军,原称捻党,或称捻子。捻党起于清朝初年,本为淮河两岸以劳苦大众为主体的反抗封建压迫的秘密结社,以后逐渐扩展到山东、河南、苏北等地。捻党成员有农民、盐贩、船夫、渔夫、手

  • 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

    亦称天津都统衙门。为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设立的殖民统治机构。1900年7月14日(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八国联军侵占天津,7月30日(七月五日)由俄、英、日三国指定具有同等权利的三人组成“临时政府”。

  • 庆历党争

    宋仁宗时统治集团内部的朋党之争。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具有革新思想的范仲淹等曾因上书言时政之弊,忤宰相吕夷简,被指为朋党,遭到贬黜,朝论大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朋党之议暂息,范仲淹出任

  • 藏印续约

    见“中英会议藏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