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社学
社学原是农村中地主士绅进行封建教育的组织,清朝中期以后逐渐地变成地主士绅兴办“团练”以“御盗贼”的场所。鸦片战争期间,社学逐渐成为组织群众进行反侵略斗争的机构。东平社学即为广州人民的抗英组织之一。1842年末(道光二十二年),由广州城东北郊燕塘一带六社义勇建立,它与升平社学互相联络,一旦有警,互相支援。东平社学成立后,积极地参加了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反对英国在广州等地强划租借地的斗争,以及1846—1849年(道光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反英人入广州城的斗争。
社学原是农村中地主士绅进行封建教育的组织,清朝中期以后逐渐地变成地主士绅兴办“团练”以“御盗贼”的场所。鸦片战争期间,社学逐渐成为组织群众进行反侵略斗争的机构。东平社学即为广州人民的抗英组织之一。1842年末(道光二十二年),由广州城东北郊燕塘一带六社义勇建立,它与升平社学互相联络,一旦有警,互相支援。东平社学成立后,积极地参加了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反对英国在广州等地强划租借地的斗争,以及1846—1849年(道光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反英人入广州城的斗争。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早有革命党人从事活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福州成立同盟会支部,郑祖荫任支部长,林斯琛为总干事,积极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聚集革命力量。黄花岗起义,福建革命党人参加者甚多,之后又按
西汉末年,大臣关于限制占有田地、奴婢数量的奏议。汉代中期以后,土地兼并盛行,奴婢、流民数量恶性膨胀,不仅给劳动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而且直接威胁到汉朝政权的生死存亡。汉武帝时,董仲舒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建
五代时后周击败北汉、契丹联合入侵的一次重要战役。显德元年(公元954年)二月,北汉主刘崇联合辽军,共四万余人,乘后周太祖郭威刚死、世宗柴荣新立之机,南侵潞州(今山西上党)。柴荣力排众议,亲统大军出泽州
清乾隆年间,湘黔地区的苗民起义斗争。湘黔地区的苗族人民在“改土归流”后,身受本族头人、满汉官僚地主的重重盘剥。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贵州铜仁府苗民首领石柳邓领导苗民,以“逐客民(满汉官僚、地主
宋仁宗时贝州(今河北清河)士兵起义。牧羊人出身的宋宣毅军(禁军)小校、弥勒教徒王则,与州校张蛮、卜吉及教首李教等长期秘密组织今河北、山东交界地区十余州居民、官府及士兵中的教徒,谋于庆历八年(公元104
明武宗时皇族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江西南昌宁王朱宸濠,因武宗无子,阴谋夺取皇位,以重贿买通宦官刘瑾、钱宁,保护他发展势力而不被揭露。他一面笼络失意的原都御史李士实、举人刘养正为谋主,一面招致江西农民军首
辽天祚帝时,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地区一次农牧民起义。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二月,饶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巴林桥西北)渤海人古欲(一称摩哩)自称大王,聚集头下城居民起义,有步骑三万余
即中英《江宁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
女真族首领阿骨打连续打败辽军,势力大增。天庆七年(公元1117年)十二月,建号大圣皇帝,改元天辅。次年八月,遣使与辽“议和”。提出辽须册封金帝为“大金大圣大明皇帝”;辽帝须以兄事金帝;须岁输银绢二十五
明末陕北农民起义。天启(公元1621年—1627年)年间,陕北灾荒连年,民不聊生,而明朝政府又严催赋税,人民生活陷入绝境。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陕北澄县饥民在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下,以墨涂面,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