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郝敬批选。凡四卷,为一杜诗分体选本,共选诗513首,其批注简略,然不乏深刻见解,颇有参考价值。有明天启六年(1626)山草堂刻本,不易获见。
【介绍】:唐代诗僧。江东(今苏南、浙北一带)人。生卒年不详。曾居滑州。后至长安。昭宗时以文章应制。工诗。与郑谷、齐己、刘兼等有交往酬和。《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诗补编》补二句。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
喻栖息恶地。语出《国语·晋语二》:“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柳宗元《感遇二首》之一:“栖息岂殊性,集枯安可任。”
指盛唐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宋许《彦周诗话》云:“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王维诗歌尤其具有多样化形态,然王孟并称,以其二者皆擅长山水田园诗歌,诗风清淡闲远,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
【介绍】:见宗楚客。
【介绍】:未知姓名,约大中前在世。贫寓江陵,有美姬。曾去游,与姬约五年为期,五年后不归,姬乃为前任刺史所纳。翌年归,寄诗与姬,刺史得诗,遂归还其姬。《全唐诗》收诗1首,即此诗。
南朝齐人,初字子季,后字胤叔。为当时著名经学家,治《易》、《诗》、《礼》,兼通佛典。仕齐为建安太守,为政有恩信,每遇节日,放囚犯回家,约其依期而反。后为中书令,虽居显贵,然常怀隐逸之志,拜表解职而去。
【生卒】:759—?【介绍】:唐代诗人。籍贯不详。曾为慈(一作磁)州刺史。会昌五年(845),年八十二,参与在白居易洛阳私第的“七老会”,又与李元爽等人为“九老会”。《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自居易
【介绍】:字敬祖,太原祁(今属山西)人。温彦博孙。曾于垂拱年间任左司郎中,后任太仆少卿。《全唐诗补编·补逸》存诗1首。
(yàn——)晋人庾翼年轻时书法与王羲之齐名,后王羲之的书法更胜一筹,庾翼的孩子皆学王的书法。庾翼发牢骚称之为“厌家鸡”,意思是指责孩子不喜欢自家的东西。事见晋何法盛《晋中兴书》卷七。后比喻贱近贵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