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大历元年(766)夏曾与袁等在宣州唱和。《全唐诗》存诗2首。
①三国吴会稽余姚人,字仲翔。虞翻少有高才,年十二,有人来访其兄而没过问自己,于是写信批评那人,由此名声远扬。见《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后因以“虞翻”称美年少而聪慧有才者。韩愈《赠刘师服》:“忆昔太公
【介绍】:唐代诗人。字季川,以字行。郡望河南(治今河南洛阳),移居鲁山(今属河南)。生卒年不详。元结从弟。玄宗天宝中,元结习静于商余山,季川从学。季川与于逖、赵微明等人,俱为山岭水涯之苦学贞士。工诗,
指庾信《哀江南赋》。赋中叙述了庾信自感暮年流离,思乡悼亡的悲哀之情。故后因以“庾信赋”用作咏离乱思乡之典。吕温《题梁宣帝陵二首》之二:“凄凉庾信赋,千载共伤情。”
文集。唐康国安撰。颜真卿《汲郡开国公康使君神道碑铭》谓康国安有文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康国安集》十卷。其后未见著录。作品已佚。
【生卒】:752~829【介绍】:字文明,行三,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大历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鄠县尉。德宗时历官补阙、起居郎、司勋员外郎、知制诰。贞元八年(792)充翰林学士。顺
晋御史中丞周嵩性格刚直坚贞,公正无私,自谓自己“性狼抗,亦不容于世”,后果被王敦所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后因以“周嵩狼抗”为咏忠臣之典。李瀚《蒙求》:“周嵩狼抗,梁冀跋扈。”
石窌,春秋齐地。故址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齐晋交战,齐军大败,辟司徒之妻遇见败退的齐军,首先问齐国国君是否安全,然后再问其父锐司徒是否安全。齐侯认为她懂礼仪,赐给她石窌这个地方。见《左传·成公二年》。后
【介绍】:唐代诗人。一作谈铢。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初为广文生。会昌元年(841)进士及第。咸通末,为苏州盐院官。曾针对时人过苏州真娘墓多爱题诗,作诗讥其“重色”,后遂罕有题咏者。其诗
①一汪。白居易《池上作》:“丛翠万年湘岸色,空碧一泊松江心。”②一片;一股。白居易《浪淘沙》之一:“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