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毛笔。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又论诸毛功,劈水看蛟螭。”
【介绍】:王维《送别》诗句。二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语意,希望别者复来相聚,表现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指古曲《淮南王》。晋崔豹《古今注·音乐》:“《淮南王》,淮南小山之作也。王服食求仙,遍礼方士,遂与八公相携俱去,莫知所在。王之徒思恋不已,乃作《淮南王》之曲。”后或以泛指思恋之曲。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介绍】:唐代诗人。字至远,以字行。《新唐书·李素立传》云始名鹏,后改名至远。赵州高邑(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少秀悟,能通《尚书》、《左氏春秋》。始调蒲州参军,累补乾封尉。高宗上元时,制策高第,授
文集。唐张柬之撰。《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张柬之集》十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五首,《全唐文》存文四篇,《唐文拾遗》补一篇。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恺之)啖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后因以“啖蔗”喻境况逐渐变好。韩愈《答张彻》:“初味犹啖蔗,遂通斯建瓴。”
指晋代王羲之。王羲之曾官右军将军,故称。高适《途中寄徐录事》:“空多箧中赠,长见右军书。”
【介绍】:李商隐作。梦泽,指今洞庭湖一带。此诗以眼前悲风、白茅的萧瑟景象起兴,对“楚王好细腰”的历史记载作了自己独特的评论。作者重点描写那些受害而又自戕的宫女,对她们盲目而自愿的身陷悲剧的行为既有同情
明杨德周撰。凡五卷。该书选评杜诗380首,不录原诗,只按诗题选录张表臣、杨慎、张綖、邵宝等诸家评论,亦时参己见,于杜诗之理解颇有见地,某些诗题之下有题解,并标注作年,亦具参考价值。虽清初刻本,流传甚少
【介绍】:一作元济,字允济。洛州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举进士,补下邽县尉,累迁著作佐郎。曾撰《鲁后春秋》,因迁左史,兼直弘文馆。又献《明堂赋》,武后诏奖,拜著作郎。后为来俊臣陷害,贬为大庾县尉。长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