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791?—854【介绍】:字昭嗣,鲁郡(今山东兖州)人。行二十三。早年羁旅穷愁。大和二年(828)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初为拾遗,因诤谏贬松滋令。武宗时,任洛阳令,迁郎中,出为商、蔡、婺
即西王母。曹唐《小游仙九十八首》之二十六:“西汉夫人下太虚,九霞裙幅五云舆。”
选集。一名《李于鳞唐诗广选》、《李于鳞唐诗选玉》等。明李攀龙选。七卷。此书原为李氏《诗删》所选唐诗部分,后摘出单行。共选诗人一百二十八家,诗四百六十五首,各体兼收,按诗体编次。编者自称“兹集以尽唐诗,
奏琴瑟而咏歌。《论语·阳货》载:孔子弟子子游任武城宰,实行礼乐教化,以弦歌教民。后因以“弦歌”为出任县令或以礼乐教民之典。秦韬玉《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共言愁是酌离杯,况值弦歌枉大才。”
靠近。花蕊夫人《宫词》之一四一:“一一傍边书敕字,中官送与大臣家。”
佛教语。佛教认为南赡部洲等四大部洲之外有山,周匝围裹,故称铁围山。贯休《还举人歌行卷》:“厚于铁围山上铁,薄似双成仙体缬。”
【介绍】:字公器。仙居(今属浙江)人。乾符年间明经及第,后任谏官。《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2首。
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发明的一种登山木屐,其前后齿可装卸,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以保持平衡。见《南史·谢灵运传》。后常用为登山寻胜之典。朱放《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雪里登山屐,林间漉酒巾。”
【介绍】:刘禹锡作。诗题一作《采芰女》。诗引曰:“武陵俗嗜芰菱,岁秋矣,有女郎盛游于马湖,薄言采之,归以御客。古有《采菱曲》,罕传其词,故赋之以俟采诗者。”诗是作者在朗州纪述风土之作,表现了现实生活中
谓扩散爱心。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寄乐天》:“旁爱及兄弟,中欢避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