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

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

【介绍】:

元稹作。诗人贬放通州(今四川达县),挚友白居易谪居九江,二人相见无因,元稹感到非常寂寞,便在阆州(今四川阆中)开元寺壁上书写白居易的诗篇,聊以自慰,此诗记录了此事。据载白居易同样也深深地思念着元稹,曾选元稹诗百首书于自己居室之屏风上,置于目前,如晤故人。可见二人交情之深厚。

猜你喜欢

  • 荡汩

    (—yù)谓急流,激荡。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浮生有荡汩,吾道正羁束。”

  • 呼韩

    即呼韩邪,匈奴单于名号。借指敌对部族首领。李贺《送秦光禄北征》:“屡断呼韩颈,曾然董卓脐。”

  • 谷倚

    【介绍】:唐代文学家。魏郡(治今河北魏县)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太原主簿、晋阳尉。诗入《正声集》。时富嘉谟、吴少微亦居晋阳,三人皆以文词著名,时人谓之“北京三杰”。倚后流寓客死,文章遗失。《旧唐书·经籍

  • 陈沆

    【介绍】:五代诗人。庐山(今江西九江境内)人,一说籍贯不详。生卒年不详。后梁开平二年(908)进士及第。南唐时居庐山。立性僻野,不接俗士。黄损、熊皎、虚中曾师事之。齐己有《贻庐岳陈沆秀才》称其“为儒老

  • 营平

    指汉代名将营平侯赵充国。赵充国以善骑射补羽林郎,为人沉勇有大略,通四夷事。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以功拜中郎将,又击定武都氐,迁水衡都尉,擢后将军。宣帝时以功封营平侯。七十余岁时,仍能领兵讨西

  • 琅玡台

    古台名。在今山东胶南市琅玡镇夏河城东南。据《越绝书》载:“勾践伐吴,霸关东,从琅玡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水经注·潍水》又记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巡游天下,登上此台,眺望东海,并刻石树碑,

  • 咋舌吞声

    咬住舌头不说话。形容因畏惧而不敢说话。韩偓《即日二首》之二:“动非求进静非禅,咋舌吞声过十年。”

  •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介绍】: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诗五六句。写与友人柳宗元分手时的离别之情。二人同贬南荒,北归之望已绝,故用一“尽”字,将望乡而不可得归之凄切之情和盘衬托出来。“愁肠”进一步加强痛苦的程度

  • 释泚

    【介绍】:一作僧泚。大历时僧人。《全唐诗》存诗2首。

  • 桐君

    传说为黄帝时医师,识金石草木之性。曾采药于浙江省桐庐县东山,结庐于桐树下,被人称为桐君。一说为古时仙人,曾入穴数里,采丹石鸡为药。见南朝梁陶弘景《〈本草〉序》、晋王嘉《拾遗记·魏》。后因以“桐君”咏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