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郭震

郭震

【生卒】:656—713

【介绍】:

唐代诗人。字元振,以字显。原籍太原阳曲(今属山西),祖父徙居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南)。排行大。高宗咸亨四年(673)登进士第,补通泉县尉。武后召见,上《宝剑篇》,甚为嘉赏,授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以预谋破吐蕃功迁主客郎中。大足元年(701),出任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中宗神龙中,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守边有功。睿宗即位,召为太仆卿。景云二年(711),进同中书门下三品,迁兵部尚书,转吏部尚书。玄宗先天元年(712),为朔方军大总管。明年,复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以助平太平公主功,进封代国公。寻兼御史大夫、天下行军大元帅。因阅兵军容不整流放新州。寻起为饶州司马,道病卒。开元十年(722),追赠太子少保。元振公务之暇,手不释卷,工诗能文,不乏佳作。《古剑篇》(即《宝剑篇》)托物言志,雄健豪迈,为初唐七古名作,深受杜甫赞赏(见《过郭代公故宅》)。《塞上》抒写边塞将士久戍的情怀,以“久戍人将(一作偏)老,长征马不肥”为其警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定远安边策》三卷、《安邦策》一卷、《九谏书》一卷、《郭元振集》二十卷,均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五篇。事迹见唐张说《兵部尚书代国公赠少保郭公行状》,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656—713

【介绍】:

字元振,行大。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18岁举进士,授通泉县尉。任侠不羁,武后奇之,召见,上《宝剑篇》,甚为嘉赏,授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历官凉州都督、安西大都护等职,睿宗时拜相。玄宗时复入相。因诛太平公主有功,封代国公。后坐军容不整罪流放新州,改为饶州司马,卒于途中。新、旧《唐书》有传。其诗任情豪放,足见其为人。《全唐诗》存诗23首,编为1卷。但其中《萤》以下7首绝句系北宋处士郭震作。《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猜你喜欢

  •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介绍】:刘叉作。姚秀才,即姚合,有《赠刘叉》诗。诗人赠剑姚秀才,嘱他不应以此剑报个人细怨。借题发挥,篇制短小而涵意深永。

  • 巴江

    水名。源出四川南江县北之大巴山,亦曰南江。武元衡《望夫石》:“万里水连天,巴江暮云碧。”

  • 相如涤器

    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与卓文君私奔,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挥,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杜甫《醉时歌》:“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 顾氏文房小说

    总集。明顾元庆辑。五十八卷。此书收汉魏至宋代小说、传奇、笔记等四十种。除小说等以外,兼收诗评、文论,如钟嵘《诗品》、唐庚《文录》之类,内容较庞杂。编次不以时代为序,以致前后错杂,署名东方朔的《海内十洲

  • 公孙弘

    人名。西汉菑川薛人。少时为狱吏,因罪免,牧猪于家乡。后举贤良,对策第一,为博士,武帝拜为丞相,封平津侯。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王绩《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尝学公孙弘,策杖牧群猪。”

  • 悲路穷

    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三国魏阮籍常独自驾车,任意行驰,无路可走时即大哭而回。后用为哀叹没有出路的典故。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弹琴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 叶龙

    叶公好龙的省称。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叶龙图天矫,燕鼠笑胡卢。”

  • 三隐集

    见《天台三圣诗集》。

  • 启沃

    谓竭诚开导、辅佐君主。语本《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李乂《故西台侍郎上官公挽歌》:“立言多启沃,论道盛谋猷。”

  • 临川内史

    指南朝宋著名诗人谢灵运。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故称。亦用作刺史的代称。皎然《送演上人之抚州觐使君叔》:“临川内史怜诸谢,尔在生缘比惠宗。”亦作“临川史”。刘长卿《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归共临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