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贯休

贯休

【生卒】:832—912

【介绍】:

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7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早年漫游江西、吴越。后入蜀,王建赐号禅月大师,呼为“得得来和尚”,为之建龙华院。工诗善书画,与当代诗人、诗僧多有唱和。吴融谓“上人之作,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其语往往得景物于混茫自然之际”(《西岳集序》)。孙光宪评其诗“骨气混成,境意卓异”(《白莲集序》)。《宋高僧传》有传。今存《禅月集》25卷。《全唐诗》编诗12卷,《全唐诗补编》补17首又6句,补缺题、缺文若干。

【生卒】:832—912

【介绍】:

唐末五代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七岁出家。十余岁与处默唱和,诗名渐著。二十岁受具足戒。大中十二年(858)谒刺史段成式于处州。咸通四年(863)、五年(864)游学于洪州。后东游吴越。乾符初返婺。广明元年(880)避地于常州。中和中复归婺。乾宁元年(894)谒镇海节度使钱镠,献诗五章,受礼遇。后游歙州。二年(895)依荆南节度使成汭,居龙兴寺,与吴融往来论道谈诗。五年(898)游长安。天复二年(902)遭诬谮流放黔州。后隐于衡山。三年(903)入蜀,依蜀主王建,为所重,赐号禅月大师。以献王建诗有“万水千山得得来”句,呼为“得得来和尚”,号禅月大师。与韦庄杜光庭等友善。卒于蜀。擅草书,时号姜体;善水墨画。尤长于诗歌,乐府古律,当时所称。五代孙光宪称:“议者以唐末诗僧,惟贯休禅师骨气浑成,境意卓异,殆难俦敌。”(《白莲集序》)论诗推崇李白杜甫顾况灵一刘得仁贾岛周朴、吴融等。每得句,则称“只堪供养佛”。所作有乐府边塞、纪行题咏、酬和寄送、咏物投献等,多写个人感慨和情怀。部分篇章如《避寇白沙驿作》、《少年行》、《富贵曲》、《酷吏词》、《偶作五首》等,则继承新乐府精神,揭露时弊,反映现实,同情民生疾苦。其诗各体兼长,气骨幽劲,“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其语往往得景物于混茫自然之际”(吴融《禅月集序》)。然有时失于村野。《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行路难》、《春日山行》等也是传世佳作。曾自编其诗为《西岳集》。卒后,门人昙域编集其诗文约一千篇为《禅月集》,《郡斋读书志》卷一八著录为三十卷,有散佚。传世有明人重刊南宋本《禅月集》二十五卷(又补遗一卷)等。《全唐诗》存诗十二卷,《全唐诗补编》补十一首又六句;《全唐文》存文四篇。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三〇、《图画见闻志》卷二、《唐才子传校笺》卷一〇。

猜你喜欢

  • 王驾

    【介绍】: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昭宗大顺元年(890)进士,授校书郎。仕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隐遁于别墅。与郑谷、司空图为诗友,有唱和酬赠之作。其诗典雅隽秀,绝句流畅而富巧思。司空

  • 李商隐评传

    ①刘维崇著。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出版。本书分生平、家世、交游、思想、作品五章,较完整地表现了李商隐的一生;廓清了历史上指责李商隐“忘家恩,放利偷合”(《新唐书》)的谬见;也指出了一些

  • 张水部

    【介绍】:见张籍。

  • 面会

    相会,相见。钱起《送费秀才归衡州》:“不畏心期阻,惟愁面会赊。”

  • 行经华山

    【介绍】:崔颢作。见《行经华阴》。

  • 范祁连

    见“范羌”。

  • 别亲朋

    【介绍】:郑蜀宾作。此诗咏叹人生短促,不觉老之将至,发出了不知葬于何处的感叹。声调哀怨,动人心悸。《大唐新语》卷八云:蜀宾“年老方授江左一尉,亲朋饯别于上东门,蜀宾赋诗留别云(略),酒酣自咏,声调哀感

  • 郑良士

    【生卒】:856~930【介绍】:一作士良,误。本名昌士,字君梦,仙游(今属福建)人。景福二年(893),献诗500首,授国子四门学士。累迁康、恩二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仕后梁官至左散骑常侍。《十国春秋

  • 中国三大诗人新论

    黄国彬著。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年11月初版,为《皇冠30年特选文集》34。本书是用艺术的标准全面衡量屈原、李白、杜甫三位大诗人的成就。前有代序《谁是天津四?》,之后依次为《与日月兮同光——从另一个角

  • 泣珠

    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李颀《鲛人歌》:“泣珠报恩君莫辞,今年相见明年期。”亦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