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苏涣

苏涣

【生卒】:?—775

【介绍】:

唐代诗人。蜀(今四川)人。排行大。少年时代,为草莽英雄,善放白弩,巴蜀商人称他为“白跖”。后折节读书。代宗广德二年(764)进士及第。累迁至监察御史。大历四年(769),潭州刺史、湖南观察节度使崔瓘召为从事。是年夏,杜甫漂泊至潭州,涣访之于江浦,后又在菜市、鱼市多次会面,联袂游览。五年(770)夏,臧玠作乱,崔瓘被杀,苏涣南奔广州,依广帅李勉。八年(773),岭南部将哥舒晃杀节度使吕崇贲,据广州反,苏涣为晃之谋主。十年(775),路嗣恭率军破广州,斩晃、涣于甘溪。涣善诗,杜甫称其诗“突过黄初诗”,“殷殷留金石声”(《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纪异》),高仲武选其《变律诗》三首入《中兴间气集》,评曰:“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著有《苏涣诗》一卷,《新唐书·艺文志四》有著录,今已佚。《全唐诗》存诗四首。事迹见唐权德舆《唐故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伊公神道碑铭》、《中兴间气集》、《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生卒】:?—775

【介绍】:

行大,蜀(今四川)人。少年为盗,人呼“白跖”。后改过读书,广德二年(764)中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后为潭州刺史从事。其时曾与杜甫交游,杜甫《入衡州》诗尝称其诗才。潭州刺史被杀,乃奔依广帅李勉,后与哥舒晃据广州作乱,为路嗣恭平定,斩首于甘溪。诗长于讽刺,集已佚。《全唐诗》收诗4首。

猜你喜欢

  • 灵岩寺

    ①在江苏省吴县灵岩山上。是灵岩山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亦为中国佛教净土宗著名道场之一。寺基原为春秋时吴王馆娃宫遗址,初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19),系司空陆玩舍宅为寺,名秀峰寺。唐代改称灵岩寺,信奉

  • 锦城曲

    【介绍】:温庭筠作。锦城,即锦官城,成都的别称。诗写成都兼及邛崃山、巴水和白帝城。用烘托手法,以富于蜀地特征的山水、花鸟人物、掌故烘托出蜀地旧都的风貌。色彩斑斓,情致凄幽。

  • 马牛襟裾

    穿衣服的马牛。借以讽刺人的无知。韩愈《符读书城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张锡

    【介绍】:唐代诗人。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排行五。生卒年不详。张文琮之子。历官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武后久视初(700),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代其甥李峤为宰相。知选坐赃,流放循州。中宗时,

  • 韩滉

    【生卒】:723—787【介绍】: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韩休子。敏而好学,天宝时以门荫入仕,历任同官主簿、殿中侍御史、吏部郎中、尚书右丞、户部侍郎判度支等职,贞元元年(785)拜同平章事、

  • 萧微

    【介绍】:见萧彻。

  • 一一

    ①逐一。王周《夔州病中》:“郡楼昨夜西风急,一一更筹到枕前。”②每个;全部。权德舆《放歌行》:“双鬟美人君不见,一一皆胜赵飞燕。”李商隐《送臻师二首》之二:“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③谓彼此

  • 王损之

    【介绍】:贞元十四年(798)进士,余不详。《全唐诗》存诗1首。

  • 便门

    ①古长安城南出第三门,又称西安门。和凝《宫词百首》之八五:“平明光政便门开,已见忠臣早入来。”②即方便门。佛教谓顿悟佛理的门径。刘禹锡《谒柱山会禅师》:“觉路明证入,便门通忏悔。”

  • 咏月嘲花

    吟咏花、月。指进行诗歌创作。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咏月嘲花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