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介绍】:

李白作。乾元二年(759)三月,李白在白帝城遇赦,返舟东下,至江夏,见到了江夏太守韦良宰,正值韦秩满将赴京,此诗是赠韦之诗,希望他能入朝推荐自己。此诗是李白诗中最长的自传体诗。全诗长达一百六十六句,八百三十字。诗中以与韦良宰的三次交往为主干,叙述了李白一生特别是天宝后期与安史之乱中的坎坷遭遇。其中,天宝十一载十月,李白抵达幽州,亲见安禄山“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的嚣张气焰,知安禄山已有反意,心中对唐朝的国运十分忧心,但安禄山深受玄宗信任,李白“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只好“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为大唐之国运恸哭。后安禄山起兵,两京沦陷,李白南奔隐居庐山,永王派人请李白入其幕府,李白在诗中说是“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虽有自我开脱之嫌,但对人也只好这样说。诗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二句,虽是对韦良宰作品的称誉,其实是夫子自道,正是李白自己的诗歌主张。诗末“君登凤池去,勿弃贾生才”,才是李白写此诗的真正目的,希望韦良宰在朝中推荐自己,是李白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几句,显示了李白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和忧虑以及希望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迫切愿望。管世铭谓此诗“太白生平略具,纵横恣肆,激宕淋漓,真少陵北征》劲敌。”(《读雪山房唐诗序例·五古凡例》)《唐宋诗醇》卷五云:“通篇以交情时势互为经纬,汪洋灏瀚,如百川之灌河,如长江之赴海,卓乎大篇,可与《北征》并峙。”

猜你喜欢

  • 刘题

    【介绍】:大历间曾在越州参预鲍防、严维等人联唱,后编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联句2句。

  • 代地

    古代郡一带。约当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北部地区。亦泛指北方边塞地区。李益《送辽阳使还军》:“青山出塞断,代地入云平。”

  • 薛正明

    【介绍】: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哀帝天祐三年(906)进士,官文房院使。《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 冰出水

    意谓冰是水凝结成的。语本《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后用为说明积累与提高关系的典故。王季文《青出蓝》:“还同冰出水,不共草为萤。”

  • 云间陆士龙

    云间,古县名,即今上海市松江县。晋代陆云、陆机为云间人。陆云在中书令张华坐上,曾以“云间陆士龙”自许为天下大才。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诗文中因以“云间陆士龙”称美才士。陈羽《若耶溪逢陆澧

  • 李纲

    【生卒】:547—631【介绍】:唐代散文家。字文纪。观州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初名瑗,字子玉,读《后汉书·张纲传》,慕而改之。仕周为齐王宪参军。入隋为太子洗马,拜尚书右丞。为杨素、苏威所恶,屏居于鄂

  • 挂帻

    犹挂头巾。谓归隐。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引》:“今方依名山以扬其声,将挂帻于南岳。”

  •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介绍】:李廓《忆钱塘》诗句。此二句《全唐诗》又作赵嘏逸句。两句描写记忆中的钱塘江大潮,上句以“一千里色”写江潮之阔大,下句以“十万军声”状潮水的汹涌澎湃。诗句绘形绘声,将中秋夜的钱塘江潮刻画得壮美奇

  • 腊酎

    腊月酿制的醇酒。韩偓《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旗亭腊酎逾年熟,水国春寒向晚多。”

  • 细雨(帷飘白玉堂)

    【介绍】:李商隐作。作者采用比喻及想象的手法,正面铺写细雨的形象,生动入微,神奇浪漫。前二句用“帷飘”、“簟卷”形容细雨随风飘洒的轻灵姿态;后二句用神女浴后纷披的发丝比喻如丝的细雨润泽而散发着凉意,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