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人。魏文帝时为侍中,魏文帝欲徙冀州士家十万实河南,辛毗认为不可,亟谏,“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魏文帝遂听从辛毗之谏,只徙五万家于河南。事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后以“辛毗”代指直言
桥名。学者疑其当在桂州境内。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谢游桥上澄江馆,下望山城如一弹。”
【介绍】:郎士元作。诗题一作《酬王季友秋夜宿露台寺见寄》。精舍,佛寺,僧人清修、居住之处。诗写寺庙周围的静谧之景和月下扣禅的奇妙感受。清黄周星评曰:“此诗虽烂熟于眼前,然情境故自不凡。”(《唐诗快》)
【介绍】:王勃作。见《杜少府之任蜀州》。
指许浑诗多用水字的特点。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四引《桐江诗话》云:“许浑集中佳句甚多,然多用水字,故国初士人云‘许浑千首湿’是也。”参见“许浑”。
又称芦关。在陕西省安塞县城北土门山谷。北与靖边县界连接,形势险要,东西两边崖壁悬立如门户,崖头有东西二城旧址。此关为兵家必争之地,自秦汉隋唐及至宋元明清,多在此戍兵把守。芦关连接沙漠,风光壮丽。杜甫《
向迪琮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3月校点出版。本书包括浣花集十卷、浣花集补遗和浣花词集。浣花诗集系据《四部丛刊》影印明朱承爵刻本、清康熙席鉴刻本、清胡介祉谷园刻本、明旧抄本及官本《全唐诗》本重加参
江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南。又名钱江、浙江、罗刹江。发源于浙江、江西、安徽三省交界的莲花尖,为浙江第一大江。从入海口到源头不同地段分别又有之江、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之称。钱塘江潮以“亘如山岳,奋如雷霆”
【介绍】:柳宗元作于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时。柳宗元是一个政治上有抱负有才华的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被远贬永州,但他未改初衷,仍坚守自己“服道以守义”、“蹈大故而不贰”(《吊屈原文》)的情操,而
传说中害人的怪物。常比喻暗中中伤之人。白居易《寄元九》:“山无杀草霜,水有含沙蜮。”参见“含沙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