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王维作。题下原注:“山西去亦对维门。”崔季重,天宝十二载(753)任濮阳(今属河南)太守。此诗当作于崔季重罢濮阳太守隐居蓝田时,其居地与辋川别业相对。诗中描写崔季重隐居之地的秋山景色和崔氏闲
诗集。唐释灵澈撰。灵澈原有《澈上人文集》十卷,是刘禹锡从其近二千首诗中删取三百篇编成。《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灵彻诗集》十卷、《酬唱集》十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未见著录,《宋史·艺文志
【介绍】:刘禹锡作。诗题源自《汉书·中山靖王传》。当是刘禹锡讽刺政敌们的作品,是一首政治寓言诗。诗的前半部分细致地描写了蚊子吮血伤人的可憎形象,借以讽刺当时官僚用卑劣无耻手段造谣和进谗的可憎面目。末尾
①草名。可作红色颜料。卢照邻《和吴侍御被使燕然》:“胡笳折杨柳,汉使采燕支。”亦泛指红色。白居易《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燕支掌中颗,甘露舌头浆。”②即胭脂。殷尧藩《吹笙歌》:“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
【生卒】:?—917?【介绍】:唐末五代诗人、辞赋家。夤,一作寅。字昭梦,莆田(今属福建)人。昭宗乾宁元年(894)中进士,任秘书省正字。约光化三年(900)弃官客游汴梁朱全忠幕。约天复二年(902)
【介绍】: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诗句。二句激励远赴边地的友人以壮志豪情排遣离愁别恨,体现了作者雄壮豪放的诗风。
地名。在唐扬州府甘泉县(今江苏扬州市)北。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中有“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之语,后人遂于其处建竹西亭,又名歌吹亭。
【介绍】:宋之问作。据《唐诗纪事》卷三云: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赋诗,群臣应制百余篇,又命上官婉儿评其优劣,宋诗因“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句,而获“犹陟健举”之评。斗奇争巧,以邀君宠,自须从气象落笔
【生卒】:916—961【介绍】:五代词人。即南唐中主。初名景通,改名瑶,后又改名璟,臣周后因避郭威高祖名讳去玉作景。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李昪长子。少喜栖隐,尝筑馆于庐
天璇与玉衡的并称。代指北斗星。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昼憩命金罍,宵谈转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