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皇甫湜

皇甫湜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持正。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郡望安定(治今甘肃泾川北)。生年有776、777、777?等说。排行七。王涯甥。元和元年(806)进士及第。三年(808),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因策论直言时事,得罪权幸,被罢黜。授陆浑尉。大和二年(828)辟山南东道节度使从事。府罢,归洛阳。应顾非熊之请,为顾况集作序。历侍御史。官至工部郎中。一说祠部郎中,世称“皇甫祠部”。性褊急,使酒,数忤同省,因求分司东都。居洛阳,淹滞不迁。八年(834),裴度任东都留守,辟为从事,优容之。卒于大和九年(835)后(一说卒于大和四年,误)。工文,为时所宗,是韩愈友人兼弟子,古文运动的骨干。其文学主张是:在重视文章“通理”的前提下,强调“怪”与“奇”,以之为“意新”“词高”的表现,“夫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于众,出于众则奇矣”(《答李生第一书》)。同时认为:“夫文者非他,言之华者也,其用在通理而已,固不务奇,然亦无伤于奇也。”(《答李生第二书》)所论对于强调文学表现的形象性,纠正“古文”专门言道的倾向,有一定意义;但过于强调“奇”“怪”,又不免导致刻意求奇,反伤自然。其文章也发展了韩愈“尚奇”的一面,内容较广阔,反映现实有一定深度,有的颇有新鲜思想;表现手法和语言等则追求新奇,多奇特的想象、新巧的比喻和生俊的词语,又时见艰涩怪僻之弊。代表作《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韩文公墓志铭》、《吉州刺史厅壁记》、《悲汝南子桑文》等是传世名篇。诗如其文。《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皇甫湜集》三卷,《郡斋读书志》卷一八作六卷。今传《皇甫持正文集》六卷。《全唐文》存文三卷,《全唐诗》存诗三首。事迹见《新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三五。曹汎有《皇甫湜生卒年考证》。

【生卒】:777?—835?

【介绍】:

字持正,行七。郡望安定(今甘肃泾川),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元和元年(806)进士,三年又中贤良方正科。授陆浑尉,历官至工部郎中。裴度留守东都,辟为判官,称其为不羁之才。湜为著名古文家,尝从韩愈学古文,为文奇僻险奥。《新唐书》有传。宋人辑有《皇甫持正文集》6卷,今存。《全唐诗》存诗3首,其中《石佛谷》实为皇甫曙诗,《出世篇》或以为后人伪托。

猜你喜欢

  • 北楼

    【介绍】:李商隐作。大中二年(848)春,在桂林郑亚幕府寄身的诗人敏感到政局变化,岌岌可危,思归之心强烈。此诗极写身处异域的寂寞苦闷和对中原的怀想,表现了自己在苦闷中勉强寻欢的一种惆怅无聊的心情。尾联

  • 熏然

    温和貌,和顺貌。杜甫《送率府程录事还乡》:“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

  •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介绍】:李白《蜀道难》诗句。二句极写山峰之高,山势之峻险。

  • 唐音统签

    明胡震亨编。有故宫图书馆藏范希仁钞补本。全书以十干为次,甲、乙、戊、癸四签及丙、丁签中一部分有刻本。这部唐五代诗歌总集,甲签收帝王诗,乙丙丁戊四签收初盛中晚四期诗,己签收五代诗,庚签收僧道诗,辛签收乐

  • 借问

    ①询问。任华《寄杜拾遗》:“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②设问词。下句往往自答。李白《古风》之三四:“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白居易《挽歌词》:“借

  • 李邕

    【生卒】:678—747【介绍】:字泰和,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李善之子。长安初,李峤、张廷珪荐其词高行直,授左拾遗。宋璟劾奏张昌宗,邕于天后前抗言助之。少帝唐隆元年(710)召为左台殿中侍御史。

  • 赵元拱

    【介绍】:五代史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后蜀广政中为职方员外郎。后蜀宰相李昊监修国史,元拱为史馆修撰。入宋,除虞部员外郎。有史才,曾负责修撰《前蜀书》。编有总集《谏诤集》十卷,著录于《宋史·艺文志八》

  • 延年妹

    指西汉李延年的妹妹。亦代指美女。李白《中山孺子妾歌》:“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参见“延年①”。

  •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介绍】:张仲素《秋思二首》其一诗句。金微,今新疆北部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阿尔泰山,秦汉时称金微山。上句写思妇梦见关塞,心中惊喜,急欲和丈夫团聚;下句写出门茫茫,不知路在何方,万千欣喜,旋即作空。诗

  • 面子

    脸。张鷟《游仙窟》:“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