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晋陶潜。陶潜曾于居处门外种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孟郊《过彭泽》:“扬帆过彭泽,舟人讶叹息。不见种柳人,霜风空寂历。”
桐乡,古地名。在今安徽省桐城市北。春秋时为桐国,汉代改桐乡。汉代朱邑年轻时为桐乡啬夫,待民亲善,深为老百姓所敬爱,后官大司农,临死,嘱咐儿子将他葬于桐乡。见《汉书·朱邑传》。后因以“桐乡爱”为咏官吏有
典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毛传:“皋,泽也。言身隐而名著也。”后用以喻声名远扬。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独步四十年,风听九皋唳。”亦作“九皋鸣”、“九皋声”。孟球
即郑公乡。丘丹《奉酬韦使君送归山之作》:“愧非郑公里,归扫蒙笼室。”参见“郑公乡”。
晋皇甫谧《高士传》:“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后以“洗耳”为洁身自隐、厌闻利禄的典故。李华《咏史十一首》之三:
①《诗·郑风》有《缁衣》篇,诗序谓其为歌咏郑国贵族尊贤,后遂为称美官员礼爱贤士之典。白居易《和阳城驿》:“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②僧尼的服装。韦应物《秋景诣琅琊精舍》:“悟言缁衣子,萧洒中林行。”
【介绍】:唐代高僧。俗姓萧。南兰陵(治今江苏武进西北)人。生卒年不详。为梁武帝族孙。隋文帝开皇初,从僧粲出家,得其所授,时论称之。炀帝大业中,为长安崇敬寺主。炀帝诏其礼拜,凤援引经论说明沙门不敬王者之
明胡震亨编。有故宫图书馆藏范希仁钞补本。全书以十干为次,甲、乙、戊、癸四签及丙、丁签中一部分有刻本。这部唐五代诗歌总集,甲签收帝王诗,乙丙丁戊四签收初盛中晚四期诗,己签收五代诗,庚签收僧道诗,辛签收乐
古乐器名。以竹为管,管口插有芦哨发声。杜甫《夜闻觱栗》:“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
【介绍】:贾至《岳阳楼宴王员外贬长沙》颔联。“楚山”、“湘水”将宴别置于广阔空间,和“碧”、“深”一起营造出一个高远境界。而由“晴”至“暮”,不仅可见宴别所历时间,更含感情由聚时欢畅转作别时悲凉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