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百岁诗

百岁诗

诗歌。唐释悟真撰。敦煌遗书存三种抄本:(1)S930残卷,卷端“诗序”云:“河西都僧统赐紫沙门悟真,年逾七十,风疾相兼,动静往来,半身不遂,思忆一生所作,有为实事”;“自责身心,裁诗十首,虽非佳妙,狂简斐然,散虑摅怀,暂时解闷,鉴识君子,矜勿诮焉”。序云“裁诗十首”,然该卷仅存前两首诗。(2)P3821,首题“百岁诗拾首”。(3)P2748,前题“国师唐和尚百岁书”。所载之诗与S930卷相同且相连续,正可补足“十首”。这组“百岁诗”格律严整,音韵谐合,每首七言四句,如云:“从师陶染向空门,唯忻温故乐知新。冰谨专行八正路,犹恐辜负一生身”(第二首);“盛年耽读骋风云,披检车书要略文。学缀五言题四句,务存篇计一生身”(第三首);“岁有荣枯秋复春,千般老病苦相奔。从兹更莫回顾恋,好去千万一生身”(第十首)。综观全诗,这是悟真回首往事,追忆一生而写的自省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叙事说理,即情而发,表现出释氏佛门追求口语体白话诗的倾向。另据陈祚龙《悟真之生平与作品》考定,悟真的生卒年为八一六一八九五年,诗序称“年逾七十”,那么本诗的写作时间应为光启二年(886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此外敦煌遗书内还存悟真诗多首,如P3720所抄《悟真未敢酬答和尚故有辞谢》诗,P3681《奉酬判官》诗等。

猜你喜欢

  • 便风

    顺风。赵冬曦《和尹懋秋夜游㴩湖》:“吹笙虚洞答,举楫便风催。”

  • 韦鼎

    【介绍】:五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居湖南,与廖匡图、廖凝等有交往唱和。以文藻知名于时。有《韦鼎诗》一卷,著录于《宋史·艺文志七》,已佚。《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增修诗话总龟》卷四引《雅言杂录》

  • 王驾

    【介绍】:唐代诗人。自号守素先生。蒲州(治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中和中,至蜀中应举不第。大顺元年(890)始进士及第。授校书郎。乾宁中,仕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工于诗,有时名。与郑谷、司空图

  • 智琼

    仙女名。见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亦代称美女或歌伎。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谑浪容优孟,娇怜许智琼。”

  • 刘知古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时官绵州昌明县令。著有《日月元枢》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三》有著录。《全唐文》存文二篇。事迹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二。

  • 和氏璧

    即卞和所得的玉璞。《韩非子·和氏》载:“文王即位……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后用以咏赞有才之士或不以假乱真的品质之典。宋之问《送赵司马赴蜀州》:“定知和氏璧,遥掩玉轮辉。”戴

  • 蔡琰

    汉蔡邕之女,名琰,字文姬。博学多才,通音律,战乱中被虏入匈奴,后为曹操赎回。相传有《胡笳十八拍》之作。见《后汉书·董祀妻传》。李益《塞下曲》之三:“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李敬方《太和公主还

  • 蔡允恭

    【介绍】: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隋时任著作佐郎、起居舍人。入唐后任秦王府参军、太子洗马等。有风仪,工诗。两《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

  • 张中丞传后叙

    唐韩愈作。宪宗元和二年(807)作于洛阳。时愈以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本篇作因有三:一,李翰所著《张巡传》有阙载(按翰《传》今佚);二,时人求全责备,对张、许守睢阳多所责备;三,张、许子弟材智下,“不能通

  • 刘友贤

    【介绍】:高宗时人,曾作《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同作共二十一人,有陈子昂为之作序,可称盛会。生平他事无考。《全唐诗》仅收录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