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洗兵马

洗兵马

【介绍】:

杜甫作。一作《洗兵行》。题下原注:“收京后作。”此诗作年约有二说:一说作于乾元二年(759)二月,一说作于乾元元年(758)三月至五月。当以前说为近,时杜甫在洛阳。左思《魏都赋》云:“洗兵海岛,刷马江州。”诗题本此。全诗以喜胜利、颂中兴、望太平为大旨,而喜中含忧,颂中寓讽,意味深长,但义正词严,情深气壮,最见诗人深稳超拔的政治气度。全诗共分四段,每段一韵,每韵十二句,且平仄韵相间,笔力矫健,词气老苍,洵称杰作,王安石编杜诗取为压卷,可谓有识。第一段写官军围邺,胜利在望之局势,望肃宗安不忘危,勿忘三年来君臣播迁、军民苦战之艰难。第二段盛赞郭子仪、李光弼等中兴名将整顿乾坤之功,喜收京后初见中兴气象。第三段望朝廷勿滥封新贵,能重用房琯、张镐等有才之士,使之完成中兴大业。第四段喜胜利在望,祥瑞纷呈,祈盼乱定民康,天下太平。故以“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作结,以照应题目。鲁一同曰:“杜七古中第一篇。他篇尚可摹拟,此则高词伟义,峻拔天表,后人更无从望其项背。”(《鲁通甫读书记》)

猜你喜欢

  • 蔽亏

    因遮蔽而半隐半现。皎然《奉陪陆使君长源裴端公枢春游东西武丘寺》:“瑶草自的,蕙楼争蔽亏。”

  • 题奇石

    【介绍】:李德裕作。题下注:“石在浙西公署。”当作于帅浙西时。诗人以俊爽之笔描绘了奇石品质之珍异、风姿之潇洒,从而表现出作者对那种超凡脱俗之风格的企慕与赞美。托物言志,耐人寻味。

  • 皇甫持正文集

    文集。皇甫湜(字持正)撰。该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为三卷,今不传。后人多以之为六卷本之祖本。《崇文总目》、《宋史·艺文志》分别为一卷、八卷,其后并不见著录。钱曾《述古堂书目》云有十卷本,亦佚。晁

  • 富吴

    唐代富嘉谟、吴少微的并称。二人在武后长安(701—704)中同为晋阳尉,相互友善,以文章齐名于世,因并称之。见《旧唐书·富嘉谟传》。参“富吴体”。

  • 七夕针

    旧俗七夕妇女穿针乞巧所用的针。温庭筠《洞户二十二韵》:“树列千秋胜,楼悬七夕针。”

  • 地主

    当地的主人;东道主。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向非刘颢为地主,懒回鞭辔成高宴。”

  • 涿鹿乡

    即涿鹿。古诗文中常用作咏战争、战地之典。杨巨源《上刘侍中》:“位总云龙野,师临涿鹿乡。”

  • 彭衙行

    【介绍】:杜甫作。彭衙,即彭衙堡,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六十里。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陷潼关,杜甫携家从白水逃往鄜州,路经同家洼(在彭衙之北),受到友人孙宰的盛情接待,一直铭记不忘。至德二载闰

  • 在狱咏蝉并序

    【介绍】:骆宾王作。仪凤三年(678)冬,骆宾王由长安主簿改授侍御史,数上书言事,得罪武后,被诬下狱。第二年六月,改元调露,大赦天下。时高宗、武后在东都洛阳,诏书到达长安并传之狱中,当有一段时间。诗序

  • 季布骂阵词文

    词文。作者佚名。敦煌遗书存十种唐人写本:S1156、2056、5439、5440、5441,P2648、2747、3197、3386、3697。原钞篇题不一,或曰“季布骂阵词文”,或曰“捉季布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