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工部集

杜工部集

①宋吴若校刊。钱谦益于《钱注杜诗》“略例”中云:“杜集之传于世者,惟吴若本最为近古。”他笺注杜诗,“其字句异同,则一以吴本为主,间用他本参伍焉。”钱笺本后附有吴若《杜工部集后记》,后记作于绍兴三年(1133)六月,时吴若任建康通判,内云:“右杜集,建康府学所刻版也。”可知所谓吴若本者,即南宋建康府刻本。钱氏所据之吴若本,今已不得见。而吴若后记,朱鹤龄《杜工部集辑注》、仇兆鳌《杜诗详注》均附录。而《宋本杜工部集》于1957年由商务印书馆影印问世,其书后有张元济跋,对于吴若本论之确凿。将钱注本及其所附吴若后记,与《宋本杜工部集》相较,以为“若合符节,是必吴若刊本无疑义,吴记作于绍兴三年六月,当即刻于是时,两地雕版,异地同时。”因之,《钱注杜诗》虽是清人著述,对于杜诗校勘方面,亦极为重要。②清郑沄编。凡二十卷。乃一极为普及的白文无注本,依据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略去原书序言、略例及笺注文字,而正文、校语一仿钱本。此书初刻于乾隆五十年(1785),即玉勾草堂本,以后又有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十三年、光绪十三年(1887)、日本文化九年(1812)诸本,皆据此重刊。1927年上海中华书局又依玉勾草堂本铅字排印,收入《四部备要》。1957年北京中华书局据《四部备要》之重印本,最便检阅。③清卢坤集评。凡二十卷,即所谓“五家评本”。是书所集五家评,为明代王世贞、王慎中,清代王士禛、宋荦、邵长蘅。该编用五色套印,于诗文旁皆标以五色圈点,五色评语散见于行间、题下,而尤以眉批为多。以不同之色标示各家之评论,王世贞为紫笔,王慎中为蓝笔,王士禛为朱墨笔,宋荦为黄笔,邵长蘅为绿笔,评语皆极简略。该书为五色套印本,眉目清楚,可备参考。有道光十四年(1834)涿州卢氏芸叶庵刻五色套印本,光绪二年(1876)翰墨园重刊本。另有1935年上海中央书店铅印本及1936年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杜少府之任蜀州

    【介绍】:王勃作。题一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蜀州,垂拱二年(686)始置,时作者已死多年,当以“蜀川”为是。蜀川,指西川,即今四川岷江流域。杜少府,不详何人,或谓即杜审言,待考。这是一首送杜姓友人去

  • 上林雁

    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中。后来出使匈奴的汉朝使者知苏武仍然活着,便诈称汉武帝在长安上林苑中射猎得大雁,雁足系有帛书,言苏武仍在北方大泽中牧羊。汉使因请匈奴送还苏武,匈奴单于不得已,乃放苏武

  • 李士元

    【介绍】:生平无考。或言其为还俗僧。《全唐诗》收诗2首。

  • 史延

    【介绍】:代宗大历九年(774)进士。余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

  • 燕国相

    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楚国有人给燕国相国一封书信,因夜间举烛而写故误书“举烛”二字于书信中。燕相国从楚人误写的“举烛”中领悟到荐贤治国的道理。李峤《烛》:“若逢燕国相,持用举贤人。”

  •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介绍】:杜甫《江村》诗句。燕本近人,自去自来,偏若无情;鸥本远人,相亲相近,偏若有情。写燕、鸥悠然自适,生动逼真。

  • 金塘路中

    【介绍】:李群玉作。金塘,地名,在今湖南平江县东。此亦漂泊行旅怀乡思归之作。其中“黄叶黄花古城路,秋风秋雨别家人”一联,甚为后人称赏,以为脱尽晚唐蹊径。

  • 白马篇

    【介绍】:李白作。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六三列于《杂曲歌辞·齐瑟行》。三国魏曹植始为此题,郭茂倩曰:“白马者,见乘白马而为此曲。言人当立功立事,尽力为国,不可念私也。”胡震亨云:“曹植《齐瑟行》‘白

  • 阳山庙

    祭祀东汉梁松的祠庙。在朗州(在今湖南省)。刘禹锡有《阳山庙观赛神》诗。

  • 袁吉

    【介绍】:唐人,曾任婺州刺史,余无考。《全唐诗补编》存诗3首。